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改革开放40年:一名老信号工长眼中的电务变迁

2018年10月22日 10:0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宫元杰是大连电务段瓦房店信号车间的一名信号工长,今年55岁,1982年参加工作,在信号工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6个年头。作为一名老铁路,他从当初的懵懂青涩到如今的两鬓斑白,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更亲身经历了铁路电务设备的发展变迁,被职工亲切称为铁路信号史上的“活化石”。

  

  尽管时空隧道已经穿梭了30几年,但宫元杰还清晰记得自己参加工作时的情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务设备制式还处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电锁器非集中控制模式,道岔需要人工扳动,无论是技术标准、密贴强度,还是设备性能、安全系数,和现在都不能相提并论。

  “一把螺丝刀、一把钳子、一把扳手、一条皮带曾经是一个信号工的全部家当,现在的检修工具越来越精密,仪表越来越先进,从原来的‘老四样’升级到现在高大上的专用工具包,不仅品类多了,而且更加专业,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宫元杰回忆说。“过去信号故障处理完全凭经验和一双‘火眼金睛’,一看故障现象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现在新设备多了,检修标准也高了,光凭过去的老方法也不灵了,精密的仪器仪表是信号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40年来,火车时速不断刷新记录,从50公里、80公里、120公里到现在的300多公里,电务设备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换代、升级改造,从非集中联锁到6502电气集中控制,从微机联锁到CTCS—3列车控制系统,铁路信号控制经历了地面的红绿灯到后台集中调度的转变,信号灯逐渐从轨道线路上消失,却在后台一目了然。

  “提速”给旅客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给现场维修作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高铁作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享誉世界,铁路职工在感到骄傲的同时,更要迅速适应新的作业维修方式的变革。

  

  速度的不断提升,列车的密集开行,人身安全面临着较大风险,因此实行“检修不行车、行车不检修”的作业模式是铁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说实话,刚开始真的不习惯这种白天睡觉、晚上干活的昼伏夜出的作息模式,但是后来想想再难的活总得有人去干,我作为老职工应该给年轻人带个好头、做出榜样。”宫元杰颇有感慨地说。

  信号微机监测查询是电务维修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这也是运用科技手段保安全、标志时代进步的重要象征,职工足不出户就能实时监测千里之外的设备运用状态,通过对曲线的细微变化和基础数据分析,使安全工作能够超前防范、关口前移,这是电务技术向高安全、高可靠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安全隐患在先进科技手段的全方位监控下早已无处遁形。电务设备先进了,监测手段丰富了,检修周期延长了,在有效排查、防范、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设备稳定性更加可靠了,现场作业劳动强度也大大的减轻了。

  “改革开放40年,铁路电务工作也在发生着变化,维修方式在变,工作要求在变,但工作责任心永远不能变。现在虽然体力活越来越少,但是技术活越来越多,速度越快对职工的素质要求越高,有知识、有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守住安全,我们要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撑起安全大厦。”宫元杰表示。(通讯员王丽)

(责任编辑:刘潇潇)

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40年:一名老信号工长眼中的电务变迁

2018-10-22 10:0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