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整合流通领域现有资源提供专业化产后服务 确保种粮农户储粮安全

2018年10月19日 08: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期,秋粮收购陆续开始。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民售粮从集中销售逐渐转为全年均衡销售。为实现种粮收益最大化,农民会暂时把粮食储存起来,根据市场行情择机销售。但是,大量粮食储存在农户庭院,容易产生坏粮风险。引导农户科学储粮,或为农户提供粮食产后服务,可以为粮食均衡销售创造条件,确保农户储粮安全。

  吉林德惠市朱城子镇哈拉哈村种粮大户周延武正在田里收割玉米。他今年租种了600多亩玉米,现在玉米价格较低,他决定暂时把玉米存储在“玉米篓子”里,等到今年12月份左右再卖。像周延武这样拥有场地和简易储粮设施的农民并不多。

  现在农村土地紧缺,没有晾晒场地和储粮设施,农民普遍面临无处存粮、晒粮难、储粮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去年开始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推行粮食产后服务,即通过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的现有资源,建立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组织,有偿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提高粮食产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经济日报记者在各地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国有粮库、国有企业积极转变经营方式,利用自身拥有的粮食仓储资源优势,为农户提供粮食产后服务。安徽和县金穗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是一家地方粮食企业,有效仓容达9万多吨。公司经理管德武说,近几年,公司建设了2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各类服务,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储粮难问题。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亢霞认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向农民提供保管等服务,为农民适时适市适价卖粮创造条件,增强议价能力。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清理、干燥、分类等服务,大幅提高粮食保鲜保质能力。通过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农户科学储粮设施建设,使农民手中收获的粮食得到及时处理、妥善保管,大幅减少农户储粮损失率。通过整合产后服务资源,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提升农业专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围绕破解粮食生产产后晒粮难、储粮难、售粮难“三难”,近年来,四川崇州在全市粮食生产规模化种植区域内,建设了20个烘储中心,为合作社、种粮农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素有“赣抚粮仓”美誉的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粮食烘干、除杂能力十分薄弱,每年因霉变、虫害、鼠害等造成产后损失在2.5万吨以上。据了解,临川区以抚州储备库、大岗粮管所、东馆粮管所等为依托,规划建设8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初步估算,在新型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后,全区日烘干能力将达到2430吨。(经济日报记者 刘 慧)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

整合流通领域现有资源提供专业化产后服务 确保种粮农户储粮安全

2018-10-19 08: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