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云南:当好生态文明排头兵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2018年06月12日 17:45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郑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刘颖

  前不久,云南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云南贯彻落实意见。近日,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为主题举行集中学习。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增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想共识,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把握根本要求 形成共识共为

  陈豪在这次学习总结讲话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武汉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阐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脉相承,为以长江经济带为代表的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确立了战略性指导思想、立下了规矩。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使命责任,自觉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

  云南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专项规划、重大项目、政策措施,印发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发展云南实施规划》,并研究制定云南省长江经济带森林和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长江岸线(云南段)开发利用与保护等专项规划,制定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昭通是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要通道,也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昭通市市长郭大进认为,从根本上推进昭通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应抓好4个重大环节:一是保护,二是治理,三是加强黄金水道建设,四是发展绿色产业。

  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中一致认为,要充分认清云南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体现云南担当、作出云南贡献、交出云南答卷。

  云南也始终坚持保护和改善金沙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强化组织领导,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在云南具体化,全省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共识共为,努力形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市场更统一、发展更协调、机制更灵活的格局,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沟通上海自贸区和云南辐射中心,形成长江经济带“两头开放、双向流动”的格局,确保“一江清水”流出云南。

  用高质量发展 守护一江碧水

  相对欠发达的云南,面临着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各个方面、融入发展全过程成为云南的必然选择。

  云南省全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持续加大滇池治理力度,深入实施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抚仙湖保护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全面停止和整顿小水电、小矿山开发,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深入实施森林云南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坚决保护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

  如今,云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7%。2017年,环境质量指数居全国第5位,生态保护指数居全国第2位。

  在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云南围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积极参与沿江产业承接转移和分工协作,优化长江沿岸产业布局。让“绿色”成为云南发展的底色,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2016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增长8.7%,2017年增长9.5%,今年一季度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15.1调整为2017年的14.038.647.4,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云南不仅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严格控制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的规模产能,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的重污染类项目落地,而且竭力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近年来,全省累计压减生铁产能156万吨、粗钢产能426万吨,取缔“地条钢”产能6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3876万吨。同时,不断加强创新型云南建设,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加快智慧旅游发展,培育新产业、新动能。

  突出问题导向 建设绿色廊道

  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上,云南省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在客观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例如,部分地方生态文明观树得不牢,对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缺乏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工作责任压得不实、环境监管执法不够严格、工作措施落实不够到位;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投入不足,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云南省以问题为导向,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思想为导向,压实责任、加大投入、群防群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把云南长江经济带建成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廊道。

  针对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问题,云南环保部门加大了监管执法力度。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对昭通、曲靖、楚雄、文山、红河等州(市)开展历史遗留工业固废综合整治。

  面临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云南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扎实推进金沙江沿江两岸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抚育、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效益补偿等重点生态工程,流域7州(市)森林覆盖率达56.7%,拥有自然保护区52个、面积66.6万公顷,分别占全省的32.5%和23.2%;国家公园6个、面积52.8万公顷,分别占全省的46.2%和32.9%,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对于水污染问题,云南盯住水环境质量,开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专项检查和问题整治。全面整治化工企业违法排污、查改入河排污口,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检查和金沙江岸线保护利用专项检查,扎实推进“一水两污”(建制镇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黑臭水体整治。

  通过积极努力,云南701个入河排污口已逐个落实河长,列入全国挂牌督办的12条黑臭水体,完成销号1条、达到不黑不臭6条。2017年,全省主要河流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2.6%,长江等六大水系的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保障了碧水清流出云南。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

云南:当好生态文明排头兵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2018-06-12 17:45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