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美丽中国长江行]垃圾分类城乡共治2020年上海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2018年05月18日 10:4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518日讯(记者 杨秀峰)把废弃油桶和水桶改造成器皿,用来种植当季蔬菜。瓶子“包产到户”,垃圾分类表现优异的住户先认领,300个瓶子摆在若干架子上,成为小区的一景;垃圾分类精细化分类有了“狗狗粪便蚯蚓堆肥塔”,让蚯蚓“消耗”掉狗的粪便,产生的肥料供给周边的植物做养分,从而形成一条生物链……这是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作为第一批实施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的试点小区,垃圾分类推两个多月的成果之一。
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居民利用废弃瓶子建起的“瓶子菜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
  虹旭小区是一个八十年代末建成的老旧公房小区,总户数为879户,常住户约2000人。租赁户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有拆动迁的本地人,有离退休的老干部,也有自购房的外区及外地人,从居住人的类型上来看,虹旭小区属于混合型社区。 

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的垃圾箱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

  一位居委会干部、两个分拣员、八个志愿者、两个垃圾箱房、两本记录本、早上7:00到10:00、晚上17:0020:00,这是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每天的垃圾分类过程。 

  从2月26日至今,该小区生活垃圾主动破袋率达到95%,垃圾分类准确率超98%,干垃圾减量达到5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为了得出准确的分类数据便于分析,虹旭小区建立了“居民垃圾分类记录”等3本台账,分别记录常住人口、外来租户每天投放垃圾的参与率与准确率。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开展宣传指导,垃圾箱房旁边安装一台“绿色账户”自助积分兑换机,积分到一定数量的居民,自行兑换生活用品即可。如今,在虹旭垃圾分类已经是让人感到有趣的一件事。 

西沙湿地公园内的一个分类垃圾投放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

  垃圾分类在上海市多数社区已成为共识,那么在乡村呢? 

  “雾散仙桥出,转角桃源入。来客无所赠,唯有长寿福。”近年来,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着力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打造“自然生态美、环境宜居美、绿色产业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的五美社区。走进仙桥村,记者发现村子里设有多处垃圾分类投放站、污水和湿垃圾处理站。据仙桥村大学生村官赵冰介绍,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仙桥村全乡已形成了环境建设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崇明三星镇新安村的干湿垃圾投放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

  作为崇明区三星镇田园综合体试验田的新安村全村已实现干湿垃圾分类,收集的垃圾实行集中处理,垃圾可以不出镇就可以处理完毕。 

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东茭泾河道附近的一个垃圾集中处理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

  日前,在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启动7年后,上海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市所有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

(责任编辑:殷俊红)

精彩图片

[美丽中国长江行]垃圾分类城乡共治2020年上海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2018-05-18 10:4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