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湖长监护 武昌湖水清了生活美了

2018年04月23日 14:34   来源:湖北日报   

  春日里的武昌内沙湖生机盎然。岸边鲜花锦簇、湖中水草“悠闲”,清澈的湖水活力十足。与湖为邻的四清里社区居民王军说,从“臭水塘”到小公园,内沙湖给生活增添了美感。

  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武汉市武昌区在湖泊治理上狠下功夫。短短几年,通过控源截污、岸线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辖区内沙湖、四美塘水质由劣五类转为三类,沙湖、紫阳湖等湖水质稳步提升。

  生态重建,还一湖碧波荡漾

  “堤岸修整是截污的关键,不给污水入湖留缺口。”武昌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治湖先治污,生活污水乱排是城区湖泊主要污染源。为此,武昌区改换湖泊周边老旧管网,实施社区雨污水分流工程,对湖泊进行全面截污。

  在紫阳湖水生态综合治理施工现场,封闭堤岸、清理淤泥、种植水草、规划绿地,修复工程包含沉水植物48000平方米、挺水植物3167平方米、浮叶植物3173平方米及相关水生动物结构调整,目前已接近尾声。

  有别于常规清淤换水治污,紫阳湖通过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合理设计生物种群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同时,营造可持续生物栖息环境,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打造兼具文化、娱乐、休闲、游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文化休闲场所。预计经过2年水体维护管理,水质能稳定在四类水体。

  湖水恶化经年累月,生态修复需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武昌区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和生态修复模式,推进湖泊治理。

  两个湖长,守一片城中清流

  治理只是一时,湖泊生态保持,需要借助湖长制,长久维护。“水质好、环境好,四美塘越来越像记忆中的样子。”退休工人邓广是附近的老居民,也是四美塘的民间湖长。他说,以前四美塘是纳凉休憩的好地方,后来水质变差发臭,大家也就远离了。现在,湖水一天天变清,公园也因水增添几分秀气,居民们饭后散步、游玩娱乐,欢声笑语不断,邓广打心底里高兴。

  四美塘位于长江二桥南岸武昌桥头下,从桥上看去,十分显眼。2009年,武昌区投入140万元进行生态修复,环境和水质明显改善。每到夏天,湖中睡莲并蒂开、粉绿辉映,湖边垂柳依依、凉风习习,岸边行人悠悠。

  在四美塘湖长、徐家棚街办事处主任沈小玲看来,湖泊治理重在日常监管维护,湖水由劣五类变成三类难,反之则易。一次巡查时,她发现餐馆偷排污水、居民沿湖私搭乱建等现象,随即调动城管、环卫进行清理。

  目前,武昌区6个湖泊均配有官方湖长和民间湖长,对湖泊进行全方位监护,四美塘每年投入维护费用20万元,确保水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不再反弹。

  一湖一品,迎来滨水新生活

  临水而居、与水相亲给居民带来满满自豪感,辖区紫阳湖、四美塘、内沙湖、外沙湖和晒湖均已列入湖北省湖泊保护名录。

  如何发挥湖泊优势,增添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成了武昌区湖泊治理的当务之急。

  都司湖和紫阳湖是武昌昔日“九湖”中仅存的两个。针对湖泊水质不理想状况,2016年初,武昌区启动都司湖生态系统修复,共投入470万元,进行湖底清理平整、水生植物恢复、鱼类种类结构调整及滤食性底栖动物放养,水质正在好转,预计可稳定在四类。

  湖泊规划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该区全面推广四美塘、内沙湖经验,对晒湖、巡司河、夹套河等河湖进行生态修复,加快速度消灭黑臭水体。

  去年,武昌区完成“一湖一档”编制,实施“一湖一品”工程,提升湖泊周边综合环境,营造湖泊景观,让居民能够“看水、亲水、嬉水”,发挥水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计划在沙湖、紫阳湖先行先试,探索“大湖+”,从环境保护、产业创新、基础建设入手,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互利相融。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吴纯新通讯员刘金峰王聪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