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再生品打造最大再生自然公园

2018年03月22日 07:30   来源:北京晨报   

  昌平沙河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正式投产

  小山般的建筑垃圾被大型处理设备“吃”进去,经过层层破碎、筛分,“吐”出来的骨料将被制成再生实心砖、再生路面砖等,曾经被视为一无是处的建筑垃圾就这样变废为宝。昨天,位于昌平区沙河镇的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正式投产。项目不仅将对区域内疏解腾退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所形成的再生产品还将回归应用于原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打造北京首个再生自然主题公园。

  建筑垃圾“变身”透水砖

  记者昨天在昌平沙河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堆积的建筑垃圾进行洒水降尘处理,一辆辆满载建筑垃圾的绿色运输车穿梭忙碌。随着挖掘机高高扬起铁臂,大小不一的各种建筑垃圾被全封闭式的综合处置线“吞进肚”,最终被分解成可用于城市绿化的各种建筑原料。

  项目经理王效彭介绍,整个项目按功能区分为建筑垃圾存储区、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区、建筑垃圾简易处置区、再生骨料存储区、再生制品生产区、再生道路无机混合料生产区及存储区,年处置能力70万吨。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以及多级分选,筛出例如棉絮等轻物质,再用磁选机筛出铁物质,经过四级筛分后,生成的则是不同规格的再生骨料。以这些骨料为原料,可以生产出再生砖、再生连锁砌块、再生砂浆、再生混凝土等各类再生产品,从而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再利用,资源化率可达95%以上。

  王效彭说,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再生产品不但无毒无害,而且再生骨料的吸水性和保水性都要优于一般的建筑材料。“所以我们就扬长避短,将再生骨料主要制作透水砖和水工砖,这种透水砖每平方厘米可以承受400公斤的压力,完全可以达到国标。我们将它们用于河道建设,这也符合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

  2个月“吃掉”建筑垃圾2.5万吨

  记者了解到,北京建工资源公司的项目团队在去年年底入场前对沙河镇区域内的建筑垃圾进行了成分分析,结合再生产品应用方向及质量标准需求,因地制宜设计打造了沙河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北京建工资源公司自主研发的振动风力分选机,能够利用风力和物理振动进行高效分筛,成分再复杂的建筑垃圾也能吞下去,也就是说,这套设施拥有“不挑食”的特点,能够将传统建筑垃圾处置工艺难以对付的塑料木制品、保温材料等杂质进行有效分离,使得再生骨料的杂质含量严格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确保了后端再生产品的高品质。同时,这套设施采用全封闭模式,配合现场降尘雾炮、喷淋等设施,可以在处置建筑垃圾的过程中有效避免新的环境问题产生。

  据统计,项目从今年1月试运行到现在,已经“吃掉”各种建筑垃圾2.5万吨。“由于设备都是可移动的,在运营期结束后,还可以根据规划进行转移安置。”王效彭介绍,未来还将以沙河镇项目为起点,在周边地区计划建设建筑垃圾处置点,全面开展昌平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

  项目“就近”处理棚改建筑垃圾

  沙河镇副镇长宋岩告诉记者,项目的位置最早是渔场,后来经过填埋,建起了大片建筑,建筑有的出租成了库房,有的用于钢材建材等加工,还有废品回收等,聚集人口达1300多人。“环境十分恶劣,周边的河道里全是随意丢弃的垃圾和废弃物,河水都是黑的。”去年,沙河镇组织公安、城管、工商、食药、消防、安监等职能部门,将这片占地175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的建筑全部拆除。

  宋岩说,到2020年,沙河镇疏解腾退产生的建筑垃圾预计达到230万吨左右。如果采用传统的填埋方式对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处置,将占用埋深10米的土地230亩,相当于22个足球场。并且在外运过程中还将带来扬尘等问题。“我从新闻上看到朝阳孙河已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去年9月,我们镇政府就跑到朝阳孙河去‘取经’,在经过实地考察和了解情况后,决定与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合作。”

  在腾拆出的地块上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既可消除污染、净化环境,有效缓解沙河镇及周边地区建筑垃圾占用土地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可使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建筑材料工业朝着循环经济方向发展,同时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助力绿色经济,并为城市“留白见绿”提供空间。“按照规划,东南的几个村最近两年将是疏解腾退、拆迁拆违及棚户区改造的‘主战场’,在这里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可以就近消纳建筑垃圾。”项目正常运转后,在满足沙河地区建筑垃圾处理消纳的同时,还将辐射服务周边镇街的建筑垃圾消纳。

  再生自然主题公园有望明年建成

  根据规划,项目南端拟打造一个集生态、修复、休闲为一体的再生自然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25亩。据介绍,资源化的理念将植入整个公园建设中,旨在打造绿色生态、雨水有效管理、改善微气候、可持续、可循环的生态公园,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绿色持续可发展景观城市主义的有效实践。

  王效彭告诉记者,公园所使用的建设材料多选择经过循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废料,例如,公园里的雕塑、步道、树池等,基本上全部使用再生材料建成,通过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表现“城市发展进程”、“生态教育”。宋岩说,这里将成为昌平区占地1400多亩的主题运动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年上半年即可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建成。“垃圾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选用再生资源不仅能降低成本,也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他表示,生态循环示范公园将记录城市蜕变和更新中的痕迹,展现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性的独特价值,成为沙河镇一个新的标杆地段,也将成为北京中轴线上的一个绿洲和亮点,成为一个再生资源的“自然博物馆”。

  北京晨报记者 王萍/文

  首席摄影记者 李木易/摄

(责任编辑:王婉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