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GDP超两万亿元俱乐部”:深圳交出完美“生态答卷”

2018年02月14日 13:20   来源:光明日报   

  “万顷碧水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二月的鹏城,碧海蓝天就是它的背景,全城近千个大大小小的园林和缤纷绽放的绚丽花朵是它的细节,与生机勃勃的越冬候鸟和徜徉在和煦的阳光下的人们一道,共同构成了这座滨海之城为人称赞的“高颜值”。

  2017年,深圳继上海、北京之后,成为全国第三个跻身“GDP超两万亿元俱乐部”城市,难能可贵的是,深圳的“生态答卷”也同样成绩亮眼,形成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双提升”的可持续发展完整闭环。

  坚守生态家园

  2月8日,深圳海岸线东段,大鹏新区水头村北面的一座小山绿草葱茏。登上山顶观景台,眼前是碧波荡漾的大海,清新的海风拂过,谁也不曾想到这里原本是一座库容量60万立方米“臭名昭著”的垃圾山,经过无害化改造,大鹏新区成功将垃圾填埋场改造成生态公园,在治污的同时营造了新景观。

  无独有偶,海岸线西段,位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的后海河,清澈的水流缓缓流入大海,入海口处的红树林上“长满”了一只只白鹭,成为夜晚越冬候鸟们栖息的家园。“以前这里都是黑臭水体。”深圳市南山区环保水务局治水提质办副主任李璐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综合整治,包括后海河在内的多条河流已经实现水质净化,将逐步恢复生态自净能力。

  这一个个点连起一条条线,组成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面。作为中国的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深圳却面临着空间小、资源少、环境容量低的瓶颈。只有生态资源才是长远发展的基础。2005年起,深圳将“生态立市”纳入城市规划发展战略,开始建立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长效机制,天蓝和水绿,由此成为深圳的“底色”。率先设立“生态红线”制度,将全市近一半土地划定为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除重大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以外,严禁在“红线”内进行建设;实施十年期的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及节能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出台碳排放管理、循环经济、绿色建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法规,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为绿色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制定《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0年)》,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落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领域……

  十几年来,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逐步完善的措施,让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不仅治愈、预防了不少城市病,还拥有了“生态家园”的美誉。

  2017年深圳全年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七、PM2.5年均浓度、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生态环境“硬指标”,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900多个各类公园,2400公里的绿道和200公里的远足径,将深圳优质的绿色生态资源、山林海岸连成一张“绿网”,让市民在自然中共享改革发展的“生态红利”。

  用好“绿色财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何在保障绿水青山的情况下也要金山银山?深圳打造出一张“生态名片”,让生态资源这一“绿色财富”也成为城市竞争中的资本。

  “民宿经济让我们较场尾这个半渔半农的‘老边穷’村奔了小康,美好的生态环境是老百姓可持续经营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协会会长罗健强说。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巩固发展成果。2014年开始,大鹏新区开始对这里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后的小镇有了质的飞跃——2016年游客入住约9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亿元。

  较场尾只是深圳用好“绿色财富”的案例之一。近年来,深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对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创建绿色经济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形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赢发展的模式。

  在东部湾区的重点保护区域试点探索,建设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特区”,侧重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取消大鹏新区GDP考核,构建大鹏半岛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实施生态补偿政策。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的特大城市。

  2016年,新兴产业对深圳GDP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3%,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特色鲜明的绿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大大提升了经济结构的“绿色含量”。

  蓝天碧水青草地,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容颜,更是一座城市胸怀和智慧的体现。进入新时代,深圳正肩负新使命,踏上守好、护好、用好这片“绿色财富”的新征程,成为美丽中国南海之滨一颗亮丽的明珠。(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