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从五方面着力建设 资本市场强国

2018年01月04日 07:04   来源:证券日报   

  ■董少鹏

  目前,虽然中国股市市值已居全球第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规模居全球前列,但两个市场在全球的定价引领能力并不强,与其他主要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程度也不够高。一种普遍的看法是,我国资本市场“大”而不“强”。

  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按照这一部署,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部分,应当也必须同步建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大的市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资本市场强国,应当以这个总要求为根本遵循。

  建设强大的资本市场,必须对症下药、因病施策,必须先弄清楚我国资本市场的短板在哪里。

  笔者认为,一是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仍有差距。股票发行定价、交易定价的市场化约束不足,债券托管、交易、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金融期货交易不够发达。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不够硬。二是外部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国际治理体系中存在诸多不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因素,对中国壮大资本市场有制约作用。三是市场主体治理需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需要强化现代公司治理,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四是舆论机制不够强。资本市场舆论能力也是竞争力,应当加强这方面建设。五是监管体系与公众期待仍有差距。监管也是发展的组成部分,必须与市场发展阶段、整个国家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监管常态化才是最佳状态。

  为解决以上市场建设的不足,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竞争力,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一是提升资本市场的承载力。我国资本市场承载大型企业的能力仍然不足。要通过改革金融体制、完善税收体制,使跨市场资本流动机制更加健全,实施鼓励长线投资的税收制度。鼓励金融机构理性参与资本市场。让国有大型企业、民营大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进入股市、债市,获得融资支持和机制平台支持。为跨国企业上市创造条件。

  二是强化市场化的并购机制。进一步完善优化并购重组政策措施,引导更多优质资源通过吸收合并进入到上市公司。强化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厚植并购土壤。鼓励优质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优化市场竞争环境,让更多中国本土企业成长为世界级公司。

  三是全面提升市场定价能力。要完善股票发行定价机制,完善二级市场交易定价机制,促使上市公司、专业中介机构遵循价值规律定价。完善债券发行、交易、托管机制。壮大金融期货市场。加强专业第三方和主流媒体的监督机制和监督水平。提升全社会对中国资本市场定价能力的认知度。

  四是提升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在双边对等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与相关国家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吸引跨国机构和跨国企业参与中国市场,实行国民待遇。积极稳妥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不要过度追求国际化份额的增长,而要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美誉度、认可度。

  建议走“田忌赛马”路线,坚持差异化竞争合作。与美欧市场合作,不必急于扩大规模,而应坚持循序渐进。可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重点开展与中等发达市场的合作,以此增强国际认知度,扩大国际影响力。

  五是彰显资本市场的“公平样本”功能。资本市场必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向全社会彰显“公平样板”效应。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各类投资者、专业服务机构等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要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纠纷,依法获取市场利益分配。做到赢得心安理得,赔得心服口服。要通过具体案例告诉人们,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是“韭菜地”、不是“浑水塘”、不是“黑洞”。

  必须“跳出资本市场抓资本市场”,把资本市场放置到依法治国、全民强国的重要位置,通过资本市场向全社会传递公平公正力量,强化其“公平样本”的社会功能。资本市场的信誉度不断提高,必将促进国家信誉度不断提高;反之亦然。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