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我国钢铁行业加速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

2021年06月24日 09:58   来源:中国质量报   

  □记者 徐建华

  6月21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的全国钢铁行业庆祝建党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100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在党的领导下筚路蓝缕、砥砺前行。革命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个铁厂,故县铁厂于1948年1月10日炼出了第一炉铁水,从此结束了解放区不能生产灰生铁的历史。

  百年红色钢铁路,从缺铁少钢到全球第一,中国建立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体系;中国钢铁产品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升,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所需钢材实现了自给自足,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

  中共北京市委原书记刘淇在给座谈会发来的书面讲话中表示,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飞跃发展,从70年前的几十万吨钢到现在的10亿吨钢,占世界总量的一半,这是非常令人自豪的成绩。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给座谈会发来的视频讲话中,回顾了中国钢铁工业100年来走过的伟大而艰辛的历程。他表示,中国钢铁工业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之后解放了思想,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工艺,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钢铁工业开始快速发展。现在,我们站在世界钢铁生产的第一线,各种指标也达到了世界第一线水平。

  全联冶金商会创会名誉会长赵喜子说,中国钢铁人的心中总是记得这样几个数字:“4916”,即1949年我国钢产量达到16万吨;“961”,即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1351”,即“十三五”期间钢产量突破10亿吨。在他看来,这几个数字非常形象地把几代钢铁人为中国钢铁工业所作贡献表达了出来。

  100年来,从引进、吸收、创新,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中国钢铁技术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跻身世界钢铁工业设计和设备制造、施工建设综合能力最强国家行列。100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奋发图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已建立起自主技术创新体系。

  新时代,新作为。面向未来,徐匡迪直言中国钢铁工业面临巨大的环境问题挑战,钢铁工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他表示,从现实来看,钢铁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一个有效技术方案,就是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大力发展短流程炼钢。

  所谓短流程主要是用废钢生产钢产品,进行熔化和精炼,去掉了“还原”这一能耗最大的部分,碳排放量也随之大减。长流程就是以铁矿石加焦炭、石灰石进入高炉,炼出铁水,进入转炉炼成钢水,再经过连铸浇成钢坯并成材。长流程炼钢无论是碳排放还是能耗都非常高。目前,中国钢铁工业生产90%靠长流程,而美国等国家钢铁生产中长流程只占30%,70%都是短流程。

  徐匡迪表示,中国到本世纪中叶也会出现大量废钢积蓄,比如报废汽车已经成为废钢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出现像美国一样对废旧汽车进行回收、解体、打包的企业,它们把汽车废钢变成可使用的成型废钢,然后交给钢铁企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沈彬表示:“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发展效率问题,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发展底线问题,以及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问题,需要接续奋斗的我们给出答案。全行业要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加速推进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三大行业痛点,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坚定不移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钢铁工业要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把我国建成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要特征的钢铁强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说,完成使命需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领导,走好创新发展之路,推进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智能制造,坚持严控产能,持续优化和改善产业布局,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