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生命禁区”的“开路先锋”——中国中铁青藏铁路建设纪实

2021年10月18日 13:42   来源:央视网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千米,被誉为“天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二十一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的重大决策,中国中铁广大员工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古老的雪域高原,以顽强的作风在“生命禁区”拼搏奉献,创造了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修建高原铁路的人间奇迹。

  中国中铁作为青藏铁路建设的主力军,所属十多家单位近6万名员工历时5年建成了举世瞩目的高原天路,凝练形成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青藏铁路的建成促进了国家和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对企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品牌和影响力、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企业人才和专家队伍建设、极大地丰富了企业精神、极大地推动了企业改革发展。青藏铁路已经建成通车十五年,中国中铁仍有数万名员工继续坚守青藏、川藏高原,弘扬和传承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续写着“天路”建设传奇。

  攻克世界性难题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中国中铁建设者们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中铁科研院西北院作为青藏铁路建设科学研究和技术咨询的主力军,为解决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环境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于1961年在青藏高原海拔4907米的风火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冻土观测站,持续研究了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及40多年来气候、地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我国首例高原冻土区系统性实体工程试验,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多年冻土区勘测设计的规范性文件,为解决青藏高原冻土区域铁路施工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保障青藏铁路的建设、运营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中铁五局承建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高原多年冻土区第一长隧,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证明了湿喷混凝土在高原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中的可行性,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工程荣登第八批“中国企业新纪录榜”。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新关角隧道平均海拔3600米,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道,施工过程中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建成通车后打通了控制青藏铁路运输的最大关口。工程荣获2016年度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重大工程奖、2016年度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优秀工程奖等国际奖项。

  艰苦不怕吃苦

  青藏高原千里冰封,人迹罕至。海拔4000米以上、极易诱发高原病的“无人区”被称为“生命禁区”。医学显示,人在这里即使是站着不动,心脏负担也相当于在平原背着50斤东西爬坡。当地人常说“到了昆仑山,如进鬼门关;过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上了风火山,三魂快归天。”

  中央作出建设青藏铁路的决策后,作为中国铁路建设主力军,中国中铁毅然担当起“开路先锋”的大任,全公司迅速组织6万建设大军和大批机械设备,从格尔木,经纳赤台,上昆仑山,穿可可西里,翻五道梁,跨沱沱河,越唐古拉,贯藏北草原,直抵拉萨,全线打响青藏铁路建设攻坚战。

  上了青藏线,就要做贡献。这里有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的指挥长,也有顶风冒雪、顽强拼搏的一线工人;有强忍病痛、坚守岗位的工程师,也有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技术员;有只能尽忠、不能尽孝的儿子,也有牵肠挂肚、思念幼子的年轻母亲。更有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豪迈斗志。中铁四局党工委书记于耀辉写下了“白天劳累,扯块白云擦把汗;夜晚孤寂,摘颗星星点盏灯”、“无花无草无怨悔,有苦有乐有豪情”的诗句……

  缺氧不缺精神

  青藏高原含氧量仅为平原的一半。在这里,打火机打不着火,面条要用高压锅煮。如果没有“缺氧不缺精神”的崇高境界,别说建设青藏铁路,就连一天也待不下去。而中国中铁人却在这里坚守、奋斗了半个世纪。

  1961年初,中国中铁科研院西北院就在海拔4780米的风火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年值守的高原冻土观测站,对多年冻土进行长期、系统的观测和研究。风火山严重缺氧、冬季漫长,最低气温零下四十多度,还经常有火球状的滚地雷,生存条件十分恶劣。

  中国中铁三代人、半个世纪,矢志不渝,测取了1200多万个高原冻土区气象和地温数据,用青春乃至生命凝结成29项重大科研成果,为破解多年冻土难题、建设青藏铁路提供了科学依据。直到现在,他们仍然坚守在风火山上,不间断地观测冻土、气象和路基变化,为青藏铁路运行提供持续保障。

  风暴强意志更强

  青藏高原多冰雪、多风暴、强日光、强辐射,“一年无四季,一日不同天”,常年冰天雪地,经常是狂风暴雪、飞沙走石。广大建设者以钢铁的意志,经受了恶劣气候、艰巨任务的重重考验。

  铺架施工是施工持续时间最长、遭遇风暴最多的作业。2002年9月5日夜间,中铁一局正在实施大桥落梁任务,突然狂风暴雨夹着冰雹席卷而来。而此时,100多吨重的大梁正悬在空中,如不能及时下落,后果将不堪设想。紧急关头,广大员工奋战40多分钟,安全完成落梁任务。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斗志,他们完成了格尔木至安多667公里、占全线58.5%的正线铺轨和3200余孔桥梁架设。

  中铁四局15标海拔4700多米,通讯不便,职工们思念亲人,党工委就将指挥生产的唯一一部卫星电话,让每人每月免费使用3分钟,很多职工都是流着泪和家人通话的,他们把这三分钟称为“温馨三分钟”。

  海拔高追求更高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格拉段1142公里,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段965公里,全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最高处的唐古拉山口5072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中铁人以“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建成了“科技、环保、和谐”的百年精品工程。

  昆仑山隧道含冰量超过50%,是铁路建设史上难度最大、跨度最长的永久冻土隧道,中铁五局发明了拱顶作业车,既攻克了冻土隧道施工难题,也创造了青藏铁路发明1号专利。

  中国中铁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建立环保责任制,设立环保监理,投入15.6亿元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修建迁徙通道,种植和移植草皮58万平方米、设立防沙治沙点46处。在三江源特大桥施工中,中铁三局坚持不让一点污水流到江里,不让一片垃圾飘到江里,不让一滴废油滴到江里。他们在每个桥墩旁都挖了沉淀池,排出的泥浆必须经过二次沉淀,做到了“玉洁冰清,还诸天地;青山碧水,留以子孙!”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中国中铁青藏铁路建设者,用心血和汗水铺就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钢铁大道,演绎出一曲富有时代精神的绚丽华章,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海拔……

  践行环保理念

  为减少铁路工程施工及后期运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青藏铁路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路基坡面防护、植被恢复等措施来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

  中铁二局承建的青藏铁路第10标段,路基长达48公里,地处季节性冻土区,海拔3816至4313米,空气稀薄,气压低,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35.9℃,同时位于八、九度地震区,有泥石流及湿地、落石等不良地质情况。

  面对如此恶劣的施工条件,中铁二局通过在海拔4350米的羊八井设立植草试验区,指定专人给草种定时浇水、施肥、除杂草、灭鼠(虫)、春灌、冬灌,对国内外几十个草种的栽种进行反复试验,成功筛选出4个出苗率、越冬率、自然覆盖率表现突出且耐严寒、耐干旱、抗逆性强、无毒害的草种,这些草种适合于青藏铁路海拔4500米以下的路基边坡生长。据统计,中铁二局植草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长势良好,且能结籽自播,实现了将青藏铁路建设成绿色长廊的目标。

  为了保护青藏铁路沿线的一草一木及野生动物,中国中铁二局注重对管段沿线的羊八井至格达温泉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营地和施工便道尽量选取在无植被或植被较差的地区,各施工场地设置了铁丝网和绿色塑料网进行拦隔,在羊八井一号隧道设置了300余米长的石笼保护草甸,在柳梧隧道工地种植了大量柳树,有效保护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青藏铁路共建设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从而保障了藏羚羊等一批珍稀动物的自由迁徙。为保护藏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并解决冻土区路基不稳的问题,青藏铁路在设计施工中多次采用了“以桥代路”的办法。既美观实用,同时又兼顾了环保。

  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拉萨河大桥是青藏铁路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横跨拉萨河上,总长940.85米,主跨108米,是全线唯一非标准设计的特大型桥梁。大桥设计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气息:主跨一大二小三个连拱结构,配上简洁的引桥和纯白的色彩,好似飘飞在蓝天碧水间的哈达,又仿佛是雪域高原上连绵起伏的雪峰。造型优雅的桥墩,既像粗壮有力的牦牛腿,又犹如盛开在河面上的雪莲。大桥与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拉萨火车站遥遥相望,成为圣城拉萨一道重要的人文景观。

  大桥建设中,中铁大桥局建设者针对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钢结构采用了柔性氟碳漆防护体系,结构混凝土采用高原耐久性混凝土,引用了有机硅表面防护体系,并采取连续性钢管混凝土拱组合体系等技术,从而使大桥实现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与环境景观的完美统一。

  此外,为了保证拉萨河河水不受污染,中铁大桥局在施工中采用套管桩基技术,有效地防止了泥浆外泄,经西藏环保部门监测表明,拉萨河特大桥上、下游水质没有受到污染。

  2006年7月1日,伴随着青藏铁路开通运营,拉萨站投入使用。2007年1月,结束了拉萨站最后的收尾工作,中国中铁建工又拿下世界海拔最高物流中心——那曲物流中心。它是青藏铁路的续篇,没有它,青藏铁路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没有它,青藏铁路就不能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初到那曲,张亚军接到的任务就是负责草皮绿化。“别以为绿化就是种草,实际要困难的多,我们做的是‘搬迁工作’”!

  建设和环保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在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一草一木的生长都来之不易,保护生态环境,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也是物流中心工程建设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张亚军他们采用分段施工、逐段移植的方法,将需要移植的草皮切成块,然后用铲车将一块块草皮连同土壤一起搬到移植区,并派专人负责养护,待综合物流区建成后,再把移植的草皮搬回“家”。

  “6月到7月,是这里相对较好的季节。我们赶在土方开挖前先行完成了草皮移植工作。当时恰逢河水融化,那曲河南岸大概有1000亩荒滩,靠近水源,草皮在那里养护易成活,是‘暂存’的最佳场所,我们就把草皮移到了这个地方”。张亚军回忆说,“当时,指挥部将取土场和宿营地全部选择在废弃场地和植被稀少的区域。严格划定便道,人车不得越雷池一步,违者还要重罚。”

  在那曲物流中心施工过程中,仅施工区回铺草皮的面积就达46万平方米。在拉萨站移植树木建成青藏铁路纪念林,在那曲移植草皮保护生态环境,中铁建工的建设者,将好传统从拉萨火车站一路传承到了那曲。

  中国中铁青藏铁路建设精神所彰显的广大建设者“艰苦不怕吃苦”的品格,“缺氧不缺精神”的境界,“风暴强意志更强”的斗志,“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科学态度,不仅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丰富了企业精神内涵、推动了企业改革发展,也将伴随着中国中铁的跨越征程,不断传承、丰富和发展。

(责任编辑:李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