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小慢车”牵动的民生幸福,真实朴实且扎实

2020年07月27日 14:5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据报道,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客运段担当值乘的K5203/4次“小慢车”,穿行于天津至潞城间,全程813公里,设有23个停车站,单程运行14个小时,全程票价105元,24年来服务山区民众出行不间断,铺就了山城人民的小康之路。

  这趟“小慢车”自1996年开行至今,在太行山与华北平原间往返穿行,服务着太行山范围内7个“山城”170万以上人口。不同“城市”间的人们得以乘坐其穿梭城市之间工作、求学,甚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这趟“小慢车”早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生幸福也在“小慢车”上逐渐绽放。

  在当今全国铁路运营公里已达13.1万公里、高铁里程已超3万公里的新时代下,相比350公里时速的高铁,这趟均速不过百的“小慢车”似乎已成“稀罕物”,但正是这个“稀罕物”以其“慢”的优势,将山区这一高铁难以深入的不足给与了弥补,让山区民生的幸福搭乘“小慢车”真实朴实且扎实的得到展现。

  一个真实故事展示了“小慢车”已成山区民众“幸福巴士”的风貌。24年间在城市与山区往返运行,相信会有无数的人得到过“小慢车”的“实惠”,也会有无数的人品尝过“小慢车”馈赠的幸福感。今年71岁的樊大娘在石家庄刚做完胆管支架手术,乘坐这趟“小慢车”回井店老家,同行的还有儿子宋先生和儿媳。当列车长岳玉祥巡视发现由于身体虚弱一直蜷缩在座席上的樊大娘后,立即叫人送来了被子,并调整车厢温度,送上热水,让其一家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铁路列车的安全与平稳是众所周知的,正是有了这趟“小慢车”,刚做完手术的老人才得以让人心安的回到山区老家,再加上列车员周到的服务,这种幸福感来的是那么的真实且感人。

  一条致富的渠道让“小慢车”牵动的幸福是那么朴实。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车行好脱贫。那些想走出山区创业致富的人们,从登上“小慢车”的那一刻起,梦想也就开始启程。居住在潞城的牛大妈一家人,十几年前坐着这趟“小慢车”到天津创业,如今事业有成,生活美满,家庭幸福,每次从天津回老家都会选择这趟“小慢车”,不仅是因其安全平稳、票价低廉,更主要的是能在车上找回那种亲近感,还可体会到通过这趟列车“日子越过越好”的幸福味道。其实,像牛大妈一家通过“小慢车”外出打工脱贫致富的还有许多,还有山区民众将山核桃、花椒、柿饼等土特产带到石家庄、邯郸等城市去售卖变现,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  

  一列服务的“专车”让“小慢车”托起的幸福是那么扎实。走出大山求学深造、实现梦想是很多山区年轻人的愿望;走进山区领略自然风光、接受红色教育是很多民众的愿望,有了这趟“小慢车”,两个“愿望”都轻易得到实现,其得到的幸福感既畅快又扎实。每逢寒暑假开学前,这趟“小慢车”就挤满了年轻人,前往石家庄、天津等大城市求学,从山西潞城开始,沿路不断有二十岁上下的大学生上车,813公里的路程,105元的票价,成为学子们最实惠的“通学快车”。山西潞城、涉县等山区城市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潞城高山流水旅游风景区”、“八路军129师纪念馆”等红色旅游项目,让游客乘坐这趟的“小慢车”尽览太行山区山水胜景或感受红色精神洗礼,成为拉动老区发展的“旅游专列”。 

  “小慢车”牵动“大民生”。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没有山区人民的加入是不完美的,在确保民生幸福上,只有包括山区人民在内的广大民众都过上幸福生活,才是无缺憾的。愿“小慢车”在牵动民生幸福的大道上行稳致远。(王祝立)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