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沈阳老北站”:见证新中国70年铁路发展历程的经典建筑

2019年09月17日 13:4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100号,有一座被沈阳人亲切称为老北站的经典建筑,它也被称为“辽宁总站”,历经90多年风雨,这座建筑依旧巍然屹立。

  早在1911年,也就是清宣统三年,国人就在沈阳皇寺地区的东北角修建了“奉天新站”,1913年又移址改建于西城外小西边门的奉天省立第五小学旧址,并更名为“奉天城站”。1927年,东北王张作霖及奉天当局重新选址,筹建新站。1930年建成,1931年3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始称辽宁总站。辽宁总站的建设者是当时的东三省交通委员会,而设计师则是曾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杨廷宝,这也是他回国后主持设计的第一个重大工程。按照他的设计,车站屋顶结构采用了具有西方现代主义风格的中央半圆拱形设计,两侧的平顶楼房则增加了多处古典细部装饰,史称辽宁总站,是京奉铁路的终点站。京奉铁路是中国于清朝末年修建的一条铁路,起自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南侧的正阳门东站,全长约862公里,是现在京哈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总站是东北地区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设的火车站,代表和折射了中国铁路的历史光辉。总站建成后,底层为旅客大厅,二三层为站务和行政用房,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是继北京前门站、山东济南站后,由我国建筑师自己设计建造的当时国内最大的火车站之一。可是,车站刚刚建成不到一年,“九一八事变”突然爆发,辽宁总站随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改名为“奉天总站”,1934年又被改为“北奉天驿”。直到1945年9月光复后才改称“沈阳北站”,这个瑰宝般的铁路建筑终于回到了中国人民自己的手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老北站从当初的承载旅客运输组织,车水马龙、人流如潮,成为沈阳人回家的终点站。到1990年,沈阳新北站建成使用后,它被改造为原沈阳铁路分局办公大楼。1996年,“老北站”被列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原沈阳铁路分局撤销后,原沈阳铁路局沈阳办事处在此办公;从2007年开始,沈阳车务段进入楼内办公,并在10年后迎来了历史性的修缮和回归。复旧后的一楼中央大厅高度达到25米,跨度达到20米,特别是殿堂般的半圆穹顶设计更是神来之笔,给人以独一无二的视觉冲击;二楼设有宗师经典、京奉通途、车站大观、百年轨迹等历史布展。一张张图片记载着每个时期发展变化,一件件文物把人们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老北站”大院后面,东西两侧各有一台蒸汽机车和一辆模拟客车体,并还原当时旅客候车以及“路票”接发车场景等介绍,随着音乐声响起,参观游客的思绪很快融入那个年代。

  随着时代变迁,老北站尽管不再办理客运业务,但也始终没有离开每年的铁路运输组织。它是原沈阳铁路分局调度指挥的重要场所,所有的春暑运安排、列车调图、增加临客、支援南方……各种命令都从这里发出!它同样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铁路的发展历程,承载了铁路运输的光荣使命。

  如今,在修复后的老北站一楼,设有现代化的调度指挥中心,作为管辖53个车站的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车务段,承担着沈阳枢纽、京哈既有线、高速线以及沈吉、苏抚线铁路运输组织任务,春暑运依然相伴,责任不减当年。如今,运输组织实现了“三个集中”,即计划编制集中、货运组织集中、动力运用集中;安全管理实现了“四个控制”,即施工集控、行车布控、调车远控、客运防控;设备变化更是天翻地覆,管内各站运转室控制台从6502、微机联锁到CTC,现代化管理规模逐渐显现;高速铁路复兴号、和谐号等高铁列车迅猛发展,短慢绿皮列车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建国70年来,铁路职工生活变化更是今非昔比,调车组职工冬天围着地炉子取暖,自带饭盒热饭,调车作业也是笨拙的设备设施,现在都是无线电台联系卡控;生产生活环境更是无与伦比,现在住的是宾馆化,看的是花园化,吃的是养生化,穿的是时尚化……

  现代化的管理,让沈阳车务段管内运输组织更加顺畅,让出行的人们更加温馨幸福。“沈阳老北站”眼中的历史变迁——越来越好,可圈可点,安全有序,可赞可叹!

  (刘洪喜)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