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揭秘:铁路长大隧道内施工的“仙境” 秒秒的都是责任

2018年06月05日 09:0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随着铁路的迅猛发展,快捷通达的一条条线路多是由无数的桥梁隧道组成,甚至桥隧相连,形成涉水架桥、逢山开洞的高架模式化天堑为通途,铁路的便利与李白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捷意境相比,已觉速度概念并不新鲜。

  在列车高速运行的当下,车轮对线路频繁辗压的冲击、受自然环境和条件影响,道床经常发生板结、变形,会对列车的安全、平稳、舒适运行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铁路部门经常会组织专门的线路维修队伍对线路病害进行集中维修整治。特别是长大隧里的线路维修,由于空间有限,施工难度大,条件也极为艰苦,常常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挑战。今天我们走近的这支部队,就是被称为铁路“吉卜赛”的机械大修人。

  他们常年流动在各条线路上,二十几个职工、几节绿皮客车改装的宿营车和两三台大型养路机械就是他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全部。今天,隧道内的施工只是他们施工的一部分,在近乎封闭的隧道内进行线路捣固维修,常常需要人机配合,注意力高度集中。

  42岁的杜志刚是这个施工小分队的掌门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已经工作十九个年头了。他是一名大机操作工,自参加工作来就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机械段机械化一车间上班,现在是这个小班组的工长。根据当天施工计划,捣固作业在西康线西安南至青岔区间天池隧道内展开。

  15时50分,六队两台金黄色的捣固车已经运行至天池隧道K63+486处。随着施工命令下达,在车灯的照耀下迅速到达指定作业位置。只见捣车左右两侧的48个捣镐,做出有节奏的“前行、停车、震动插入枕底”的连贯动作,以每分钟十几米的维修进度前行。顿时灰尘四起,能见度不足两米。紧随在捣固车后面的职工有的拿着轨距尺认真检查核对线路几何尺寸、有的在对捣固作业标准进行盯控、有的拿着九齿叉对捣固后的线路进行道碴回填……

  作业启动,尘土四起的环境伸手不见五指,就有“只疑云雾窟,犹如六朝僧” 的别样体会。不一会,随着机械车的持续运转作业,受封闭空间的影响,瞬时尘土飞扬,肆虐的飞尘弥漫在整个隧道里,职工们虽然带这口罩,但仍然将人呛得喘不上气。

  18时50分,施工结束,职工们的口罩成了小煤包。杜志刚说:“只要线路安全畅通,让旅客安全放心回家,我们一天“仙境”般的工作才没有白费。”言语之中不难体会,工作只要赋于意义便成了一种企盼,这期盼更多的便是责任。(郭永良)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