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想跟你说句“卡沙沙”

2018年05月11日 13:22   来源:人民铁道报   

  “小矫,这次要多少斤?”5月9日上午,看到中国中铁九局集团五公司成昆铁路复线峨眉至米易段项目部负责食堂采购工作的矫福强走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佑君镇经营多年猪肉摊的王建平笑盈盈地招呼道。“今天生意不错嘛!”“托你们的福,还行!”两个人相互打趣。

  这一天恰逢佑君镇当地彝族老乡“赶场”的日子,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小矫还要挤过人群,到旁边的蔬菜市场买一些土豆、茄子、黄瓜等,备足项目部驻地50多人两天的“口粮”。

  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这是凉山州的真实写照。这里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彝族、藏族、回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多,交通相对闭塞,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存在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之一。

  近半个世纪前,成昆铁路建成通车,给大凉山区群众带来希望,让他们的梦想从运送出的一筐筐土豆、一只只牛羊、一袋袋核桃开始,去向远方。成昆铁路成为扶贫线、团结线和希望线,开行的“慢火车”提高了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老迈”的成昆铁路运量逐渐饱和,在贫困地区摘帽奔小康过程中的拉动力有所减弱,增建复线呼之欲出。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扶贫攻坚,铁路也走在前列。”中铁九局集团五公司现场施工负责人谷文军说,“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铁路项目本身是德政工程、良心工程,更是扶贫工程。”

  作为重点扶贫项目,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铁路总公司高度关注成昆铁路复线建设,在资金、立项等方面给予倾斜。从立项批复到开工建设,修建难度较大的成昆铁路复线峨眉至米易段所用时间比其他线路少很多。其建成后,西昌到成都只需两个半小时左右,大凉山区群众出行的道路将更加快捷通畅。

  据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贾金银介绍,有人曾算过一笔账,攀钢集团在凉山州的生产基地一年能给地方经济贡献2亿元,而成昆铁路复线修通后,每年为凉山州创造的经济价值至少也有20亿元。

  “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大都是从东北地区过来的,能在祖国的大西南为彝族老乡修一条脱贫致富路,感到很荣幸。”项目部总工程师郭栋个子超过一米八、身穿运动服,看着像“糙汉子”,说起话来却分外细腻。

  像雨水一样滋润大地

  “脱贫攻坚路上,不落一人。我们不愿只做见证者,而要争当参与者、推动者,像雨水一样滋润西昌这片神秘的土地。”谷文军如是说。说到做到,进场两年多来,他们最基础的衣食住行带动了西昌当地经济发展,佑君镇、中坝乡和高草回族乡等地的商场、饭店和超市光知道的就新开了20多家。

  施工高峰期,项目部管理人员加上协作队伍员工超过1000人,他们就像石子一样播撒出去,荡起层层涟漪,激活了一池春水。铁路建设者2016年3月刚进场的时候,佑君镇上的店铺不到天黑就关门打烊。现在可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店铺的营业时间大大延长,街边路口还有自发的夜市,小镇越来越热闹,店主、商贩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因为管段长、工点分散,很多协作队伍需要租住房屋,出租房子的村民每年有数万元的“进账”,生活比以前宽裕多了。

  除了日常生活,项目部组织的施工生产也给当地带来“红利”,惠及诸多百姓。在机械租赁、原材料采购等方面,项目部均优先选择当地资源。综合考虑资质、规模、价格等因素,他们敲定了4家机械租赁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其中3家在西昌当地。进场伊始,他们就租用了挖掘机、翻斗车、推土机等土石方设备35台(套),每个月要支付给西昌当地机械租赁公司数十万元。

  “我们和协作队伍的自有机械设备最多时超过120台(套),高强度施工中难免出现机械设备故障,轮胎更换、履带焊接等情况一般坚持就近处理,为附近乡镇的修理厂带来了不少业务。”项目部设备部负责人倪立斌介绍道。

  让扶贫触角“开枝散叶”

  高草回族乡、佑君镇下属村庄的很多农田与公路之间大都只有宽2米左右的“羊肠小道”,地里出产的糯玉米、水果洋葱和土豆等运输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项目部主动作为,在满足佑君站和佑君双线特大桥工程施工需要的同时,将城堡村、上堡子村、朝天坎村、大庄村等村庄和所属农田串联起来,投入150余万元修筑了一条长4.9公里的便道,方便了农业耕种,宽阔平整的路面赢得彝族、回族群众点赞。

  除在修建便道、便桥时考虑当地群众出行和生活需要外,他们还不断延伸扶贫触角,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诠释企业的社会责任。

  2016年6月初,中坝乡山咀村村民张龙强的3岁女儿张凌瑶独自一人在家玩耍时不慎碰倒炖汤的铁锅,造成左大腿后侧皮肤大面积烫伤。这是个单亲家庭,家中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需要照顾,张凌瑶的医疗费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张龙强只好忍痛将女儿带回家中进行简单护理。铁路建设者得知情况后,迅速行动,短短两个小时就将4800多元爱心捐款送到张龙强家中,张凌瑶得以重返医院继续治疗。

  沙龙华、沙龙珍、沙阿几三兄妹家住凉山州盐源县白乌镇,十几年前他们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打工多年未归,杳无音信。三兄妹和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里的收入主要靠种植的土豆和玉米,还有几棵花椒树、一棵核桃树。去年,项目部工会主动联系他们,以双倍的价格购买了他们家所有的核桃和花椒,三兄妹的学费顺利解决。

  多次给当地小学中学“送清凉”,并配合佑君镇政府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累计捐款十余万元;先后安排当地200多人到项目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一桩桩实事、好事,让铁路建设者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誉、支持。2017年春节前夕,佑君镇政府主要领导带着锣鼓队,敲锣打鼓给中铁九局集团五公司建设者送来一块写有“党建联创扶贫助学献爱心、企地共建工农携手同发展”的牌匾和一头几百斤的大肥猪。

  “好心人资助我读书,铁路延续我的梦想。考上大学后,是成昆铁路上的绿皮车把我送到了成都。”毕业后到佑君镇公安派出所当民警的黑日布哈对笔者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彝族人,我觉得支持铁路建设其实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希望的歌谣唱给你听

  在离施工现场不远的中坝乡黄家堡子村附近,得知笔者身份后,一个放羊的彝族老汉说:“铁路人卡沙沙(彝语“谢谢”“非常感谢”的意思)!”他点上旱烟吸了一口,顿了顿清清嗓子,然后唱起歌谣:“铁路修到凉山下,彝家的心里乐开了花……”那时那刻,春日的安宁河谷刮起了“最炫民族风”,风中氤氲着索玛花的香气。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加速迈进小康社会”……类似的标语在成昆铁路复线沿线村镇随处可见。搭着铁路的“顺风车”,或将有更多的彝族老乡走出去求学就业,或将有更多的八方旅客走进来体验观光,或将有更多的项目投资“飞进”大凉山腹地,进而蹚出一条“铁路建设+扶贫”的新路。

  笔者想,下次再见面时,西昌应该是一副更加生机勃勃的新模样吧…… (王召杰 李帅)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