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客买二手房还是等一手房?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房地产 > 房产资讯 > 正文
中经搜索

刚需客买二手房还是等一手房?

2020年10月29日 07:19   来源:广州日报   陈白帆

  海珠区一手住宅地块成为广州土地拍卖市场的“当红炸子鸡”。10月23日,南洲路一宗居住用地在有约5家房企参与竞拍的情况下,经过40多轮,以总价约44.3亿元拍出。10月26日,新港东路一宗居住用地也在多家房企超过100轮报价的情况下,以总价约46.9亿元被保利拿下。新港东路的居住用地有江景资源,未来可能不仅针对刚需型换房买家,更有希望吸引原来住在越秀、天河或者海珠的实力较强的置换型买家。而南洲路地块则邻近广州地铁2号线和广佛线的交汇站南洲站,周围生活氛围浓郁,未来地块上的住宅产品,可能更适合有刚改需求的二次置业者。如果你对这个板块有兴趣,是选择二手住宅产品,还是再等1~2年,看看近期拍出的宅地上出现产品再做决定?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白帆

  现场探测:南洲路地块距离地铁仅5分钟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珠区中大地铁站出发,仅需在昌岗站换乘一次到2号线,就可到达地块附近的地铁南洲站。全程仅需10多分钟。目前,南洲站是广州地铁2号线和广佛线的交汇站,同时,搭乘广佛线从南洲站到沥滘站只需一站,即可换乘3号线前往珠江新城、体育西等商务区。对于在天河一带上班的白领来说,也可以到南洲路板块看看房子。

  从南洲站出来后,不管是哪个出口,都需要等红绿灯过了马路才能到达地块,不过出地铁后,步行时间可以控制在五六分钟。

  刚拍出的南洲路以北、东晓南路以西地块,根据出让公告,其实是原南洲名苑三期,地块内的土地已平整。记者在现场见到,整个地块已被围板,就在“南洲名苑”小区目前大门右侧。南洲名苑内,临近三期地块的大部分为小高层建筑。新拍出宅地上的项目,从目前的规划指标推算,容积率约为3.3,预计未来大部分高层单位景观可以不受南洲名苑的影响。

  不过,该地块东侧靠近东晓南高架,目前高架车流量已经很大。根据规划,东晓南还将开通连接东晓南高架直达广州南站的快速通道,未来从海珠区东晓南一带到广州南站的距离将缩短一半左右。

  也就是说,虽然在这个板块居住自驾车或者打车到南站,未来将更加便捷,现在通过地铁2号线到南站也很方便,但如果住在靠近高架路的楼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车流噪音的影响。

  配套方面,地块对面、位于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旁的侨建大厦,已有盒马鲜生入驻,大厦内还有餐饮和商办空间。而往工业大道方向,则靠近成熟住宅区金碧花园。南洲名苑门口还有公交站点,有多条线路可到达海珠其他片区以及越秀、荔湾、番禺等区。由地铁、公交和高架路构成的路网,让南洲路板块居民出行已可非常便捷。同时,地块对面还有海珠客运站,也为片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学校配套方面,记者查询到,目前南洲名苑旁主要是晓港湾小学,而未来片区是否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值得期待。

  附近在售住宅丰富

  一手、二手房有得选

  记者在地块现场见到,往工业大道方向,在售的一手住宅有恒大金碧花园,以不同面积的三房为主,售价主要在“5字头”。而南洲路地块旁的南洲名苑,二手放盘单位有两房和三房,挂牌单价在“3字头”至“4字头”。附近的爱都铭轩楼龄约15年,亦邻近地铁南洲站,挂牌价也在“3字头”至“4字头”。与刚拍出的南洲路地块,隔着一条东晓南路的居住社区还有裕惠苑,该项目是前两年推出的一批公租房房源中,位于海珠区的其中一个项目。往工业大道方向,可选择的二手住宅则更多,第一金碧花园、第二金碧花园以及第三金碧花园,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住宅社区,挂牌单价多在“4字头”左右,部分高层东南向单位还可望江。

  【记者观察】

  新住宅项目值得期待

  尽管刚拍出的南洲路地块,是该板块近年来为数不多新供应的居住用地,但实际去到地块附近可以发现,板块内可供选择的住宅产品其实已经相当丰富,不同楼龄、不同户型的都有。

  因此,如果是首次置业者,喜欢便利的生活环境,可以考虑选择板块内一套总价可以承受的两房或者小三房物业。从南洲名苑一带出发,地铁2号线两站可以到达江燕路万科里、四站可以到达江南西商业片区。如果经常需要出差,南洲路板块离广州南站也仅需5站。同时,片区内丰富的二手房源,也能让二次置业的换房族可选择比较舒适的大三房单位。

  但是,如果本来已经在该板块居住,也习惯了这个片区的生活,未来考虑在本片区置换一套户型更好、装修更佳,居住体验感更舒适的物业,则不妨期待一下南洲路地块上的新住宅项目,届时采用“卖一买一”的形式,也可以较好地缓解首付的问题。

  不管怎样,海珠区成熟片区有全新宅地供应,都能更加活跃海珠区的住宅市场,而沥滘、石溪一带的旧改,对整个海珠区西南部面貌的改变,也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显现。

(责任编辑:殷俊红)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