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程远会客厅。今天的嘉宾是,江淮多功能商用车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秦续俊,秦总您好。 秦续俊:您好。 程远:欢迎您来到我们演播厅。 秦续俊:非常容幸有机会跟程老师进行交流。 程远:谢谢。今天这个话题,我想先从车展开始,你是来参加车展的吗? 秦续俊:对。 程远:昨天是很好的看了一天车,还是没有时间看车? 秦续俊:没有时间看车。 程远:做了很多接待? 秦续俊:很多接待,很多接待工作。 程远:做一些专访。 秦续俊:对。 程远:很遗憾,当然我也还得要问你对车展的观感,尽管您看得不多。中国车展你应该看了不少了吧? 秦续俊:看了不少,基本每年都参加。 程远:北京车展你是每一届都会看吗? 秦续俊:基本上每届都看。 程远:自从你进入这个行业以后。 秦续俊:对。 程远:大概有多少期了? 秦续俊:北京车展至少应该看了四期以上了。 程远:四期还是十期? 秦续俊:四期以上。 程远:四期就是八年。我想先问你一下,你觉得本届北京车展,和以前你看的几届有什么变化和特点? 秦续俊:我觉得周边环境变化很大,比我当时第一次到这个展馆,交通方便多了,地铁通了。总体来讲,中国每年的车展规模都非常庞大,人潮汹涌,说明汽车在国人心目中,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盛典。我觉得车展就是饕餮大餐一样的有点疯狂。 程远:一场嘉年华。你觉得今年的车展,有些什么亮点?特点? 秦续俊:室内展馆轿车这块我看得比较少,我主体是在室外商用车,我本身从事商用车工作,比较关注这个市场。 程远:对,那你讲讲商用车也挺好的。 秦续俊:商用车这个市场,总体看到国外行业的升级非常厉害,速度超出我们的意料。包括国际最先进的重卡,在国内市场上出现,包括像我们这款van车,也有更多的厂家,拿出他的产品,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程远:重卡新车新产品多,这是一个特点。 秦续俊:对,就是商用车的结构在调整。 程远:一是新车多,一个是档次提升。 秦续俊:档次提升。技术含量提升。这很重要。 程远:是不是商用车来参加的展商也多了? 秦续俊:不是太多。因为总体来讲,北京或者上海国际车展,还基本上还是个轿车为主的车展,商用车相对来讲,还是个配角,我们承认这个现实。 程远:对,你其他车展也都看得多了。你觉得总体的,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春,包括还有一些小城市的车展,就商用车的特点是什么? 秦续俊:总体来讲在中国大陆,商用车不是特别引人关注。我们也很理解。但业内人士很关注。像昨天一天,基本上我接待的都是业内人士。这是我们业内人士共同交流的一个平台。因为这种产品,消费者可能稍微有点远,所以消费者对它的关注度不够,我们也能理解。 程远:你这么说我就想,其实在中国人或者在中国车汽车业里面,商用车很大一个程度的概念是卡车。你们现在的公司,从名称到产品,都定的是叫多功能商用车。你不就是乘用车吧? 秦续俊:是这样,就说我们来看。汽车行业有一个大类,就是乘用车系,另外就是商用车。叫多功能商用车,可能是一种跨界。就像我这个产品系列,其中既有载货的,也有载客的。更有各种专用用途的。所以我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在西方实际上没有这种说法,实际上像这种车,统一称为叫轻型车,是商用车的一块。只有我们江淮,现在叫多功能。 程远:那在行业里面怎么称? 秦续俊:在行业中,在全世界有种说法。基本上在欧洲叫轻型商用车。然后有个封闭的箱子的,叫做封闭式厢式车,就叫van。我们可以看到奔驰、大众、雷诺,都有这种产品。 程远:那你的多功能商务用车,和他的van差异是什么? 秦续俊:实际上我的多功能商用车,跟他van这两个概念是一样的。因为van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市场,还没有多少认知。大家一讲van,在欧洲在全球可能理解,在中国很难理解。什么是van,所以我们用了多功能商用车这么一个概念,来引导大家知道。比如依维柯EV车进入中国市场,那时候正好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起来了,它异化成客车,所以我们就把它当做个轻客来对待,而2000年之后的市场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依维柯Evvan也走向了客货混装,走向专用车市场,再在加速的演变。比如江淮星锐,现在除了很大一批产品是卖给通勤旅游用,还进入宅急送,进入德邦物流这些大的物流公司做厢式物流车。所以这个产品,叫多功能,我们的理解多功能,亦客亦货,还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各种改装用途。 程远:这就是说你这个车,实际上在欧洲,和全顺和依维柯是同宗同族。但是到了中国来,发生了异化? 秦续俊:对。 程远:现在和依维柯,和全顺是有很大不同? 秦续俊:应该讲没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我们在上市之初,产品定义上,和中国的依维柯和全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把它定义成多功能商用车。对我来讲,这个产品不仅仅针对坐人的市场,就是做客车的市场。我还要做城市的物流解决方案。专用改装的解决方案。呈现我多功能的特性。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都会用到这种产品。像电力通信用的电力工程车、服务车、医疗救护用车、体检车、公检法司的警车、囚车、指挥车,矿山抢险车,甚至包括什么像冰淇凌车这些车,都在这个平台来集中发展。因为这个平台,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扩展性。 程远:华晨的祁玉民就跟我说过,他今后很大的一个发展重点就是专用车。一直以来在我概念中,专用车是个小众市场,今天你讲了我明白,看来专用车的市场是很广阔的。 秦续俊:很广阔,而且专用车市场在中国也算一个比较新的行当了,就说他是一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过去我们比如像程老师你采访你就买个客车就行了,以后可能你需要在路上进行编辑,要在车上随时进行采访,那么你就需要一个工作的解决方案,不仅仅起到运输的功能,随着经济能力变化,你有这样的要求。所以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要求越来越多,他就要种解决方案了,现在特别多这种情况。而且从我们的策略,我们要做小众中的大众。 程远:你先解释这个题目,你说小众是指什么?大众是指什么? 秦续俊:van系的市场和乘用车比起来太小了。如何在这个小众的这么一个van的市场,找到我细分市场的优势,来把它做到一个相对好的份额,我认为就是小众中的大众。比如这细分市场有1万台,我能不能干到5000。 程远:那你刚才说了,主流公司几乎都要在准备,或者已经进入这个领域了,那你怎么能够有这么大的决心,在这么强手如林的环境当中,做成大众呢? 秦续俊:应该讲不是讲江淮星锐有多强。我觉得从我们产品定义之初,研发之初,我们国际上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就是奔驰,奔驰凌特。我们国内市场,也有一个很好的老师,依维柯和全顺,那么我有一个后发的优势。我在意大利都灵研发,根据中国道路改进。所以大家不清楚,江淮可能是比较低调的企业,我到江淮也才知道。江淮在意大利都灵,有一个自己完整的实验中心。在日本他有一个设计室,全资的。所以我的造型设计,大家看我的产品,我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认为是在现在欧系van中最漂亮的一款。 程远:造型设计是在都灵完成的? 秦续俊:是的,各项指标中,老老实实讲,我对比了奔驰。所以我们在产品上市的时候,就定了一个策略叫国际化,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步启动,今天我证实了想法是对的。现在我基本上,国外卖一半,国内卖一半。 程远:国外是什么性质的市场? 秦续俊:就是厢式货车市场。 程远:市场是亚非拉这些市场呢?还是欧美市场? 秦续俊:现在还没完全进入欧洲,乌克兰这样的东欧国家已经进入,西欧这是我们下一个市场的工作。 程远:南美市场应该是介于东南亚市场和欧美发达市场之间的一个市场? 秦续俊:对。我们也在北美,进行一些产品测试,准备进入。因为这个市场在全世界,被奔驰这些企业产品垄断了,需要这么一个产品,来参与竞争,国内还没有这个产品出口。 程远:现在主要是哪些产品? 秦续俊:今年对我来讲是个产品年。近六米长的车身的一个van车,星锐van车。然后6月份我将提供一款,在5米7以内的一个van车,今年在10月份,我将提供一个在4米8左右的van车。那么这么长短结合,加上高中低档的结合,我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谱系。 程远:覆盖整个需求? 秦续俊:要长的有长的,你要高的有高的,要发动机1.9的,我有1.9的,要2.8的,我有2.8的。就是根据这个,每个行业特种的需要,我进行一个产品的配置。 程远:这样,咱们放开说吧,还有哪一些跟你同类竞争的企业? 秦续俊:原来星锐进来的时候,这个市场只有两个合资公司在做,依维柯和全顺。这个市场有点暴利的倾向。 程远:你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家光知道卖轿车赚钱,不知道卖商用车也赚钱,还是暴利。 秦续俊:这是非常真实的一个情况,我们的汽车公司,为什么没有更早的进入,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市场规模不大。大家看规模不大好像就没有什么做头。第二是这个市场是外资品牌在做。第三个,中国市场的机会非常多。汽车市场机会非常多,大家没有关注这一个。随着轿车做得差不多了。重卡、轻卡大客也做得差不多了,大家回过神来,中国汽车市场有没有蓝海?其实还是有蓝海的。像依维柯和全顺,我们也可以看看报表,上市公司经营效益最好的,事实上现在是江铃。全顺的增长率,他要卖到每年近6万台,什么样的利润概念。那你可能买20万、30万的轿车,也挣不到这个钱。 程远:那他利润率,就是轿车的3倍。3倍还不止,很多人都傻了,挣过轿车。 秦续俊:就说我讲个简单的,因为我们星锐的竞争策略是,我要强调我的性价比和价值。就是我一定要在价格比你有竞争力,我的配置比你高。我上市之后,全顺的老产品,应声落下去2万到3万块钱。原来19万,现在卖了16万多。 程远:对啊,他就是落下2、3万,他应该还是有利可图。 秦续俊:对。那么江淮星锐,最大的一个对中国市场的贡献什么?我们把真正的价值,还原给这个市场。我们希望就说中国的这个市场,他能将来记住星锐的贡献。 程远:一辆车2、3万。6万辆就是十几亿。消费者光这一年节省的支出成本,就是几亿?你怎么不把这钱,拿到你自己用? 秦续俊:原来这个市场,就是依维柯和全顺两家,应该一种恐怖的平衡,就说你不降价,我也不降价,维持一个相对的份额。所以为什么我们的品牌名叫星锐?五角星的星,锐利的锐。我们想做新锐的力量,冲击这个市场。我用更有性价比,更好的配置,更好的造型,更好的做工,来给这个市场,把价值呈现在这个市场。 程远:消费者知道不知道? 秦续俊:我现在问题是,很多消费者不知道。所以我到些大的物流公司,我跟他们谈。他们还比较犹豫,我说很简单。您下来试我车,我不多说,多说你以为我做营销大忽悠。试完以后,我非常容幸的,非常老实的跟程老师汇报,没有不说我的产品好的。 程远:是吧。但是他们老产品降价2、3万以后,会不会给你成为一个平衡? 秦续俊:现在我的产品的价格已经高于合资品牌的老产品了,这是我想到的。因为我的做工,我的后发的优势,我的配置,我的状态,我的造型,我的内饰,都远远强过它,我应该比它卖得贵。 程远:那这样你的性价比是不是比它高? 秦续俊:肯定比它高,就是它老产品比我便宜,我性价比还是比它高。比如我整车都带ABS+EBD标配,都带倒车雷达,全车中控。左右电动后视镜,可以这样说,在这款商用车上,把轿车所有的功能,包括气囊,所有的功能都集合进去的,星锐是唯一能做到的。 程远:就是现在买你的车,即使价格高,但是实际上是给实惠。 秦续俊:对。 程远:如果买他的车,老款也能得到2、3万的实惠。而这2、3万实惠,像当年乐凯迫使日本那个叫什么? 秦续俊:富士和柯达,美国的柯达。 程远:没有乐凯,中国人就用不到便宜的富士和乐凯。这是同一个道理。 秦续俊:同一个道理,所以这个产品,我们的策略就是同等的价格,我配置一定比你高得多。同等的配置,价格一定比你的低得多。 程远:目前van这个市场有多大?全国? 秦续俊:是这样,现在目前看全国,在中国市场上,现在大概1年在10到12万台。 程远:那不大,确实是个小众市场。 秦续俊:但是照现在国家统计口径,它是轻客中品类增长最快的。大概每年平均增长率,今年弱一点,大概20%几。他的高峰,都在30%、40%的增长率。增长非常迅速, 5年25万台到30万台,我觉得非常有可能。 程远:可是他们这几个公司,进到中国,像全顺已经20多年,为什么规模还做这么小。如果说这么好的增长率,又这么好的利润率,他们为什么,没有趁那个时机,把规模发展起来呢? 秦续俊:程老师,他是从96年开始起步。到了去年做到接近6万台,大概5万8千台。 程远:对。 秦续俊:应该讲这个市场有它的特色性。为什么现在各个厂家,特别看好这个产品的发展。因为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关系。如果我们单纯的把它作为客车来对待,他的增长率一定是有限的。曾经有一段,依维柯、全顺…… 程远:就2万台左右嘛。 秦续俊:对,2万台。 程远:上不去嘛。 秦续俊:一开始发展,是遇到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后来有一个阶段,大家不再用这种轻型车来做乘员运输,因为大客车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乘坐舒适性高,所以van车慢慢的退出来,寻找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里面有个摇摆的过程。后来城市的客货混装,和物流市场开始发展。那物流的概念,也是这几年形成的。现在你看大的物流公司,在城里面物流,开始用这种van车来做,因为卡车不许进城。这是一个趋势对吧,那么以后城市物流的解决方案靠什么?我认为城市物流将来主要是两块,个体的经济实力弱的单位,他会用微面去解决,大的单位,有形象的单位,大的物流公司,他会用van车。 程远:现在那种装人的金杯满街跑,据说里面现在都是装货了。 程远:那将来进入这个领域的,你觉得是乘用车公司,还是商用车公司多? 秦续俊:我认为是一个综合的汽车公司。 程远:综合,就是一个新的公司? 秦续俊:它是一个综合,比如像一汽、二汽,现在二汽已经涉足这个。上汽已经涉足这个。我知道福田有这个计划,一汽有这个规划。我认为包括长安汽车,也有这种想法。我认为中国所有的汽车集团,像欧洲的汽车集团一样,一定会有自己的van车产品。 程远:那他们会是由,现有的乘用车公司来去生产?还是用现有的商用车公司生产?还是另做一个新的公司? 秦续俊:我觉得另做一个新的公司的可能性大。因为从现在来看,江淮就是一个新的公司,上汽为之成立了大通,东风暂时是放在其旅行车公司,这只是个过渡,随着生产规模的要求,慢慢的会脱离。其它的公司是作为独立的事业来发展的。 秦续俊:他从它的结构,和国际上对他的产品的通行的定义来看,他是一个van。但是他的产品的形式,它是前置前驱的。所以他在它这个产品上,更多的跟轿车很类似。所以它作为van它是有缺点的,在英国,它是一个停产很多年的产品。御风也是这样的,实际上是,他们共同来自于一个英国的破产的产品。所以应该讲,他这个产品,他把自己定义成这样,我认为他有他的想法,我不予评论。但是我觉得如果把van还当做客车去做,那你就根本的错了。因为那不是你的市场,或者不是你应该承担的任务。 程远:这样的,那就是说这个van,应该在中国完全于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秦续俊:对,在欧洲有一个杂志,世界上有一个杂志,叫《van的世界》,我每次看那个电子杂志。全世界van,van每年有评选。van在国际上是个非常大的品类,但国内没有这个概念。我觉得慢慢的,这个概念可以导入中国汽车行业,我觉得福田是非常清楚的。福田它规划中要发展中van、大van。 程远:中van、大van。 秦续俊:就说他认为像他的面包车,现在小的面包车,福田风景他可以从小van的类型,中van、大van发展起来,那么确实有这样的发展规划。 程远:那就是说这个江淮是把这个van的概念,在中国市场明确化提出来第一家吧? 秦续俊:把van解释成多功能商用车的第一家。 程远:多功能商用车第一家,因为说实话,我今天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这一点。我在很长时间,我就是认为轻客。我认为轻客,那时候我老觉得,依维柯、全顺没有考斯特舒服,现在明白为什么。 秦续俊:你应该觉得没它舒服。它本身就不是这个产品。 程远:所以我每次叫车,我一听说要是坐中巴,考斯特这个好。要说依维柯我就发愁了,很难受的。本来就不是它要干的活。你勉强让它干,它力所不及。这样的话,就是把它定位成一个,前轿后卡这就回归他的本性了。 秦续俊:我认为到五年之后,我们非常清楚的可以看到。所谓van不管市场上依维柯和全顺,还是星锐还是以及其他的各家。他的主力市场,一定是城市的物流和改装。 程远:现在江淮提出这个概念,或者是说,把这个概念来普及,也是一个时机到了。就像刚刚你说的,如果没有城市化,到达今天这个进程。那你也是超前,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吧?这可能也就是江铃全顺和依维柯,当年不提出这个van概念的原因。 秦续俊:对,谁都不愿回归它的本能。就说因为它的本能,会打击现在目前市场上的客车。所以我们到欧洲,程老师到世界各地去的很多。你看欧洲的van车的生产线,就所谓讲依维柯和全顺的生产线,出来的全是厢式货车。他的客车是怎么生产的?到改装厂生产,他跟我们反过来的,就说只有偶尔部分做学生车,校车学生车,这个产品很合适。 程远:你们也要推一款校车是吧? 秦续俊:对,校车我们正在推,而且销售形势很好。 程远:这样来说,江淮多功能商用车,还是先走了一步。那你这又将来会得到市场先机的? 秦续俊:从现在看,我觉得我已经占住了市场的先机。 程远:你现在的公司发展状况,是个什么样子? 秦续俊:现在我这个公司,非常高兴的是,我比国内对手竞品做得强,国内对手做得强的,我现在出口做得很好。 程远:出口占多大比例? 秦续俊:我现在出口,大概至少占到目前销售结构40%。将近一半,我想国际国内市场同步发展的目标初步实现。 程远:这好像别的公司没有的事情? 秦续俊:没有,不是我们非常强,因为国内没有这个产品出口。这个产品国内,依维柯国际分工,他不能参与做。我这个产品,就像我们总裁告诉我们的。我们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我们想卖到哪里,就卖到哪里。 程远:不是他告诉你的,是他总结出来的吧。是一个总结你们的现状是吧?因为你现在基本上没有竞品? 秦续俊:对,在国际上我没有竞品。就竞品直接面对的奔驰,直接跟他竞争。我觉得这样的竞争,对我们迅速提高我们整个星锐的竞争力,非常有好处。因为他一起步,就是国际化的。他必然参与国际化竞争。因为这个市场,我面对的,上来就面对的国际化产品。你想先跟低水平的选手斗,没用。对吧,在中国市场就依维柯、全顺。在国际市场上,除了依维柯和全顺,就是奔驰、雷诺、大众,直接跟他们竞争。 程远:大众是什么产品? 秦续俊:大众也是有他的van。他有完整的,自己van的体系。 程远:奔驰的这个van,和他的卡车公司,有什么差别没有?是独立的呢?还是一个? 秦续俊:他是独立的一个公司。我们现在国内看到奔驰凌特,国内叫凌特。就是一个大van的概念。我们直观的看,van是叫整体式厢式车。什么叫整体式呢?就是驾驶室跟后仓它是相通的,我们看一个前面一个卡车头,后面装一个箱子,那不是van,我们称之为那个零担。在全世界的物流市场,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日本小卡车和微面,构成一个城市物流特征比较明显。美国van和皮卡。 欧洲主要是van,所以我们认为,从现在中国市场这van车的发展,我们也判断,就说欧洲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所以我们江淮汽车,才会花这么大的决心,专门成立个事业部,专门进行了近10个亿的投资,来做这么个van的产品。 程远:这个你不讲,大家都不理解。大家只是以为江淮就是像,类似那种所谓“多生孩子打群架”。我有了商务用车,瑞风,然后我有轿车,有的公司是多搞车型打群架,江淮是多开公司,多搞品种,然后打群架,现在看来不是,他是看好了这块领域。 秦续俊:江淮的安进总裁,在几年前就盯住这个市场,研究这个市场。 程远:在他没有当董事长的时候,他已经看好了? 秦续俊:已经看好了,他很重视这个项目,就是因为他早就研究市场,认为这个市场非常有机会。 程远:对,而且据说你们这个班子,基本上都是空降兵?完全做个新公司,又完全空降的人员,这在中国好像还是比较少的吧? 秦续俊:还不能讲完全的空降。因为我们是个混合团队,我们的团队有原来江淮体系的干部,也有外来的干部,我们组织个混合的团队。我们这个团队,把江淮和外部的一些经验,结合在一起。对我来讲就说,江淮他有一个非常包容的文化。让你去施展,我觉得这个是特别荣幸的事情。所以我们没有空降兵的感觉。我们到江淮来之前,江淮领导跟我们谈,他不需要职业经理人。所以我不是职业经理人,我们公司的领导班子,没有一个是职业经理人。 程远:你们就是江淮人了。不是职业经理人? 秦续俊:我不是职业经理人。我是新江淮人。因为我们这个班子按照江淮的体系在管理,按照江淮一样的薪酬标准来进行的。 程远:不是拿高薪,承包个指标,完不成,完成了怎样,完不成怎么样? 秦续俊:那是对我们误解。 程远:所以今天给你个机会澄清。你觉得这种形式,有什么好处? 秦续俊:我觉得这个形式,带来两个特别大的好处:第一,我们能融入江淮。就说我不是因为,我要为江淮做一个事情,我拿多少钱,准备拍拍屁股走,我不是这个想法。第二个特点是,我觉得把星锐的事业,江淮星锐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因为我知道,做下去才有我们团队的价值。做不好,我们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江淮。就是如此信任你,让你从事这么一个平台,我觉得人的高度,取决于平台给你的高度,而不是你有多大高度。 程远:对,你看现在媒体也好,社会也好,都关注高管跳槽很频繁。有的是一年换几个班子,有的是一个人一年换几个地方,这就是职业经理人。所以我看稳定的问题,这个人跳来跳去的。他这个文化是中断的,咱们说“一个将军一道令”,来换一个高管一切都换了,思路、团队、甚至人都变了。所以今天我有个收获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企业,恐怕不要再迷信职业经理人。流动是正常的。但是最好从我们机制上讲,还是不要搞职业经理人制,阶段负责。 秦续俊:这一个就是,你换了一个新的单位,第一个要看对他的文化是不是认同?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你一定要了解。我到江淮,我非常认同江淮的这种企业文化。从这么一个弱小的企业,他发展成为中国十大汽车集团之一,他走的是什么样历程?是不是值得我尊敬。我去以后发现,这是值得我尊敬的企业。第二,可能作为老板来讲。可能还需要点耐心,需要点磨合,就说你要我进来,一年就把这事情做成,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逼着我只有牺牲长远,顾得眼前,这对企业长远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这个团队,不管是老的江淮干部,还是新的江淮干部。我们都有一个愿景,就希望等我们退休的时候,江淮星锐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van市场还依然存在,我们就这个想法。 程远:是,你们跟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差别,就说不是完成一个阶段目标?要把这一个事业做好。就冲这一点你们都能成功。 秦续俊:对。所以他不把我当成职业经理人,我觉得我不是外人。我是他的干部序列的一员,是整个江淮党委,江淮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的一员,我没觉得我是外人。 程远:对,这个经验我觉得,现在恐怕对我们职业经理人,这个制度应该要颠覆一下。不然我们的企业老这么动荡,怎么能好。总经理都今天换,明天换,你说企业能好吗? 秦续俊:所以江淮的干部队伍。一直很稳定的。 程远:你说安进他能在这做总经理,当二把手,做二十多年。换任何人早就跳槽了,早走了是不是,挖走了。这么个人,我到哪儿去,不能当个一把手啊,是不是? 秦续俊:对,是这样的。 程远:真是,今天跟秦总谈,我收获非常大。我也有新的想法了,我们要稳定汽车业的干部队伍。融入才能稳定。非常感谢秦总,欢迎您再次光临! 秦续俊:好。感谢程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