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在线访谈

 
民企有了"定心丸" 期待更有获得感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下午在看望参加政协会... 详细>>
本期嘉宾

孙  明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工商联主席   

李晓华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禾盛龙兴公司总经理  

耿福能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

访谈时间:2016年3月6日16时30分

制作:文化产业资讯部 主持人:卫馨

访谈精粹
五大发展理念定方向 民企脚踏实地迎春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协调、创新、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工商联主席孙明,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禾盛龙兴公司总经理李晓华,全国人...
民企代表:总书记给信心 赢得认可更有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引发关注。3月6日,四川禾盛龙兴公司总经理李晓华和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
耿福能代表:农民已成为医改最大受益群体
医疗体制改革是我国的重点改革领域。2015年,医改迈出了大步伐,全面放开药品定价,药品审评审批注册改革等具体措施正在逐步推行。但是,为什么百姓仍然觉得药价贵?医疗体制改革...
耿福能:表演式、慈善式、过程式扶贫解决不了问题
以往扶贫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耿福能看来,表演式的扶贫,慈善式的扶贫,过程式的扶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教会他技能,引入产业,让他种出收入比较高的东西,这样就...
文字实录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2016两会特别节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工商联主席孙明女士;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先生;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禾盛龙兴公司总经理李晓华女士,首先我们对三位的到来表示非常欢迎!

  孙明:各位网友大家好。

  耿福能:网友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李晓华: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邀请大家来想就“两会”的基本内容做一个交流,我们知道“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绿色、协调、创新、开放和共享”这五大理念,请三位从自身工作出发谈谈对这五大理念有怎样的理解?

  孙明: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情况是一个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非公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作用,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创新就必须要开放、绿色,才能得到企业的发展,才能得到共享。所以说也是结合现在五大发展任务,五大发展理念,和五大任务结合起来把我们的非公经济更好地发展壮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耿福能:我觉得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经济发展软环境当中的纲要,相当于我们硬环境当中的《环境保护法》,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我们国家民营经济和公有经济,我们整体的国民经济都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我觉得今后无论是哪一类企业都有方向了,有原则了,所以我觉得非常好,真正能够脚踏实地做实事的企业发展的春天来了,有标准有原则了。

  李晓华:五大发展理念,对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农业龙头企业也是非常重要。首先,以前农业方面是做传统,现在是做创新,发展绿色,创造好的产品,保护我们的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是我们绿色发展的目标。

  另外,我认为协调就是我们企业与企业之间,职能部门之间,要有一个好的协调,企业和企业抱团发展,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同时,和我们的农户、企业和农民的协调共享,所以我觉得五大发展理念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主持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提出了深化结构性改革,民营企业面临着哪些困难呢?

  孙明:深化体制改革,加上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民营企业来说确实指明了一个方向,对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来说,这些政策提供了具体化。对民营企业来说它的创新能力不强,因为技术人才匮乏,但是他们市场竞争力能力还是很强的。结构性改革在创新过程中的体现是,原来的传统行业与现在的新兴产业要相融合,走出一条创新的路,不管在各个行业应该占领市场,真正体现在资源配置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个结构性的改革能在市场配置上释放出很大的红利。

  主持人:经济结构性改革,机遇大还是挑战大呢?

  孙明:我这次在两会上带来一个建议,在结构性改革当中,企业发展同时存在机遇和挑战,机遇就是要加大创新,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占领市场,创新品牌,政府工作报告上总理说了一个工匠精神,就是要创品牌,个性定制,个性化生产,创出品牌来,所以对资源配置上有效配置,加大有效配置,减少无效的配置,我说的五大发展任务,对“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很好的作用。

  主持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机遇还是大于挑战的,国家政策领导下,包括海外投资,过剩产能目前都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转移出去。我们注意到习总书记3日下午去看工商联的时候,提出三个没有变,三位代表如何看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没有变?

  耿福能:习总书记到民建工商联所讲的话,给民营企业发展定了位。政商关系怎么处?两个字,一个“亲”,一个“清”。“亲”就是要有交情,你支持我我支持你,政府管你社会层面,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从事经济工作,没有交情大家不理解怎么为社会做服务呢,所以双方都要理解,要建立交情。第二个“清”是清洁,干净,有交情但不要有交易,钱权不能交易。习总书给民营企业政行关系定了位,改革,方针,简政放权,都是回到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有技术突破,要创新,技术突破创新以后,经济就会增长,没有创新就突破不了,经济增长不了。

  第二点,品牌要突出,克强总理工作报告当中,一定要有工匠精神,造出品牌。一定要造出精品,世界品牌,回归到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发展本质环境好了以后,民营企业就好,各类企业就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特别是脚踏实地做实的这些企业就迎来了春天,我是这样理解习总书记在工商联的讲话。

  主持人:习总书这次去民建和工商联委员会,几位怎么看?

  耿福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民营企业很多人信心不足,习总书记这一次到工商联定位政商关系,让大家吃定心丸,真正做事的人是国家是民族需要的,政府会支持。

  主持人: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没有变”,李代表,您站在国家层面和民营企业家方面怎样去理解这个观点呢?

  李晓华:从我们做企业来讲,我觉得总书记给我们增加了信心,让我们更加能够踏实地把自己的企业做好,才能够更进一步为我们地方经济做贡献,这对我们来讲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

  主持人:对于政府的未来一些政策您有什么样的期待吗?

  耿福能:我期待回归到经济发展的本质,那就是同台竞争,所有的企业都是社会的,外资企业,央企,民企,个体工商会都是社会当中的一分子,就像我们的社会公民承担社会公民的责任,要为社会做贡献,这是我期望的。那个时候我们就不会有等级之分,央企高高在上,民企低人一等,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我们的社会评价都是一致的,那是我最希望的。

  李晓华:我觉得政府现在从政策层面,从顶层设计层面,做的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从“十三五”规划,还是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都看得出来,不管从哪个方面都非常全面,我希望政府能够从规划的当中落实过程当中,能够实实在在的。

  主持人:我们提到放管结合,有一个互联网+创新的监管方式,您对于这样的一个新方式有什么样的体会?

  李晓华:我觉得互联网+提得非常好,而且现在很多行业在这个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我们农产品+互联网,这个方面目前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方便了老百姓,产品直接走向市场,消费者选择更多,网上可以直接点击了解,了解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消费者直接面对生产者,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这个非常好。

  主持人:农业是我国基础性的行业,您作为农业基础行业的代表,您觉得如何能够发挥集体的作用让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李晓华:我是这样看的,农业这个行业是基础的、传统的,而且农业本身这些年在发展,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发展得比较慢,虽然我们国家现在一直说要发展现代农业,但是这个步伐还是慢了一点,对于现在我们农业的出路真正要走出去,要发展好,我认为现在五大理念里面,绿色发展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成就,我们农业这个产业要发展得更好,要让更多农民能够脱贫致富,同步奔小康,应该是从农产品的质量上,在绿色上重点突出。农产品的质量上,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因为我们农村特别是像我们四川有非常好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生态环境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打造一个让老百姓放心的农产品平台,不光是保证我们自给自足,同时应该把我们好的农产品推出去走向国际市场,能够让农民自己参与到自力更生致富的过程当中,以前贫困山区都是给它什么,这样是输血式的帮助农户致富,现在变输血为造血,自力更生参与到农业中,树立品牌就非常重要,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他们致富,这是非常重要的。绿色生产这个政策提得非常好,不光是有好的产品,同时也保护了我们的环境。

  主持人:禾盛的有机食品应该如何去实现全产业链的发展?

  李晓华:有机食品我做了差不多快十年了,吃过很多苦,也有一些收获,不光我们自己在努力,我们政府也在努力,我们在南充市西充县政府,政府在坚持不懈地打造绿色食品基地,农户和政府都在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有机品牌出来。现在,我们的农业有机产品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其他城市,销售量都是比较好的。发展过程当中不光是自己收获了,企业效益增加了,我们自己的家乡也变得很美,我今天在小组会议上讨论发言的时候我说我们那里到处都是青山绿水,因为一直生产有机食品,严格监控,政府也在监管,自己也在按照标准生产,我们的收获也是很大的。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下一步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打造高端农产品的品牌。

  主持人:全产业链的发展,如果我们形成共同体肯定会让这个产业发展得更好,如何每个环节都能够发挥好它的责任呢?

  孙明:五大发展理念。首先要创新,传统的和现在要结合起来,创新,然后再协调,协调就是各个行业的资源整合,企业与企业之间共同发展,不仅是非公经济在一起,而且是政府工作报告要积极参与国营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协调共同发展,参与改革,收购,投资、并购,增加企业新的增长点,提升品质,这就是协调。绿色就是把原来落后的污染重的产品监管起来,各个行业,各个产能,钢材、水泥、煤炭要把它减掉。

  我觉得各行各业都要保持绿色产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为国家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对外开放,我们不仅是在国内要做好,而且我们要根据国家的战略一带一路走出去来寻找商机,做到开放、合作、共享。

  主持人:我们一直比较关注一个话题,食品安全的问题,是对老百姓非常重要的问题,李代表,禾盛做出了哪些具体的努力?

  李晓华:保证食品安全是我们公司的宗旨。我们是做食品的,就要做良心食品,我们自己从投入产出生产环节上有自己的标准,用标准来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安全的。生产的过程中,所有的投入品,我们自己做检测,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各个环节我们都有自己的检测手段,产品销售前,也要检测,国家的标准国家的监管部门所有的监测技术上的手段,或者说是监测职能部门对我们的要求我们都要接受,政府也在不定期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

  主持人:四川省是长江经济带上最西部的省份,它也是长江沿线的省份当中发展比较不错的。耿代表,针对四川省我们如何搭上长江经济带的政策去实现四川省经济活力的迸发呢?

  耿福能:你这个问题比较宏观,是我们省长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代表,我也思考,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国家投入比较大,"一带一路"我们四川也是重要的驿站,丝绸之路,无论是往西边还是南边,还是往大海,四川都是重要的一站。书记、市长都跃跃欲试,做出了宏大的计划,我们的标准目标高于同类大省,我看四川经济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政方针之下一定会蓬勃发展,企业也会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在工商联领导关心之下,会全力以赴去做工作。

  主持人:我们谈到四川在长江经济带一方面的发展,四川省有川南经济联合体,孙代表,就成都地区来说,您觉得该如何去实现它在这样一个宏观政策之下更好的发展呢?

  孙明:成都的定位一般来说就是四川省西南地区的重镇,实际上成都的定位是全国的重要的地点,比如说按照一带一路走出去,长江经济带,我们直航,发展我们的交通航运,航空吞吐量是4000多万人次,快艇3天之内就可以分送到各地,这是我们的优势,加上世界500强进入了成都268家,友好贸易往来,跟我们合作的有240多家,成都在国际国内朋友圈,财富圈,慢慢壮大,扩大,像摊大饼似地延伸到各地。

  成都的新兴产业,装备制造,汽车行业,电子信息,都是在成都比较强的项目,结合"一带一路"走出去,成都的经济发展就会更好地在西部领先。

  主持人:耿代表,医改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地方,您作为医疗企业的代表,咱们老百姓普遍会说药价太贵了,您觉得它到底贵不贵?

  耿福能:医改这个话题是世界难题,克强总理前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我们要解决世界难题,医改有比较大的成功。城市里可能感觉不明显,目前医改最大的受益群体就是农村里的人吃药可以报销60%-70%,成都的可能可以报销80%-90%,这个群体是医改最大的受益者。

  药价高这个问题是由于我们的系统没有健全,比如主持人如果你生病了,有可能你负担就会很重,有很多药你报不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国家财政财力投入还是偏少;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商业保险没有建起来;三是我们的慈善救济没有完全健全。再加上部分老百姓的收入偏低,就感觉压力很大,买药很贵。药价贵,药价虚高,实际我们可以比较,比如普通的感冒药在美国一盒西药,我们说像阿司匹林,感冒镇痛普通的药,美国都是美元十块八块一盒,我们国内同样规格是十块八块人民币。所以药价高这个问题是由于我们整个系统,社会还不是那么健全导致的。医生的收入很低的,医生的怨言也很大,制药企业里面我们的药有一些确实是没有办法投入创新和科研,因为价格已经非常低了,像一些感冒药十年二十年的价格还是在维持。

  主持人:收入分配和扶贫工作,您是第三年持续关注这个话题了,您觉得边远地区的扶贫工作难点具体在哪里?

  耿福能:边远地区的扶贫难点在于自然条件比较差。所有社会公益的投入,人们为什么都到北京、上海来,因为它的社会公共资源集中在北京、上海,来这里生活人们觉得舒服,到边远地区没有什么公益的公共产品,公交车没有,路是坑坑洼洼,大山海拔又高,气候恶劣,这个环境之下有一些老百姓他们在那生存,所以我们难度就在于它的自然条件差。

  前两年我不太愿意提扶贫,小时候我就听到过扶贫这个词,但是都没有解决。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以后,我觉得这个问题能够解决了,深入到一个村,每一户家庭,当地的政府都要去了解,针对这个村这个家庭,帮助他脱贫,人均收入在2800以下就属于贫困县,人均收入超过2800算脱贫,具体的数字出来了,这件事情就觉得有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今年的建议希望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代入产业扶贫,比如说我们的药材,边远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无污染土壤,让他们种药材,企业保底收购,来解决扶贫问题。

  主持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精准扶贫,如何授人以渔,该如何更好实施?

  耿福能:孙代表和李代表都提到了一点,变输血为造血。以往的扶贫为什么没有解决问题,说的刻薄一点,表演式的扶贫,慈善式的扶贫,过程式的扶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教会人们技能,引入产业,教他们创造出收入比较高的东西,这样就可持续发展,就可以脱离贫困,这就是授之以渔,教给他捕鱼的技术,这样就能彻底根本解决问题。扶贫的工作是艰巨而伟大的,可能我们普通人不理解,我们可以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也是有很多贫困人口的,咱们国家14亿人能脱贫,2020年奔向小康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企业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的行动中去,万企帮万村,帮万户,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您也是非常持续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公司加联盟加农户的形式,您在具体实施当中有什么样的成效吗?

  耿福能:有成效,我们做了四年,凉山州,一家一户的农户沟通起来比较难,成立经合组织,公司加联盟,如果我们足够大量就会建立市场秩序,企业没有风险,老百姓更没有风险,公司加联盟,甚至我们把支部,把村也纳入进来,那些大户加入联盟,由村支书,村长组织大家,我们跟经合组织签合作协议,企业跟一家一户,把有土地有劳动力的老百姓凝聚起来,形成经济组织,经济组织对经济组织,效果比较明显,还不错。

  主持人:最后,请问三位对于今年两会各位都带来了怎样的建议和意见?

  孙明:我也是今年两会关注为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意见,供给性改革,结构性改革,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还有保护,围绕着习总书记发挥企业的合法权益,新形势下企业怎样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还有怎样使民间资金融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几点建议等等。

  耿福能:我带来8个建议都是跟扶贫有关,跟创新有关,跟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关的一些建议,8个建议,不一一叙述了。

  李晓华:我带来食品安全方面的,因为我是做食品生产的,我一听到哪里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我心里着急。另外,产业扶贫的建议,农村人多地广,要全面建成小康,发展农业产业。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三位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就新常态下民营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给我们一起分享了很多,希望三位代表的建议在这次两会当中有非常明确的方向,感谢各位朋友的收看,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