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1_副本.jpg
  大家好,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到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欢迎刘委员,您今天带来了哪些提案?  [03-11 14:44]

刘世锦:
今年我的提案就是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03-11 14:47]

主持人:

  刚好契合了我们今年的主题。  [03-11 14:48]

刘世锦:
2_副本.jpg
  今年大家感兴趣的热点还是比较多的,我想契合一下刚才讲的高质量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今年在经济发展的目标里面,有两个点是值得关注的。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今年跟去年一样,经济增长的速度是6.5%,但是少了一句话,去年说是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今年这句话就没有讲,我想这更符合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增长率的状况。中国经济在过去7年的时间里,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转向未来的中速增长。从搞研究的角度来看,大概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到2017年,整个经济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入中速增长,这时,更重要的是要把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突出。有人说很希望增长速度再起来,形成一个U形、V形的反转。但是从增长速度上来讲是不太可能的。目前这段中速增长的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做实做优中国经济,而不是人为地再把它推高,确定一个6.5%左右的增长速度,左一点、右一点都可以。其实,今后三年,每年GDP的增长速度增长6.3%,就可以实现预定的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03-11 14:49]

主持人:

  提到这个,大部分人的思维是判断经济好不好,先看增长速度。您刚才讲了高质量的发展和GDP的之间,GDP的增长不是高质量发展的唯一的判定标准,您怎么去看待高质量发展,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03-11 14:58]

刘世锦:

  高质量发展其实它指的是一种状态,这个我们可能要写一本书,也不一定讲得很清楚。我想可能有几个特征:第一是产品的质量是高的。第二是生产产品的过程效率是高的。第三是从整个发展的过程来讲它是可持续的。我想从这么几个角度来看是不是高质量发展。
  我顺便回答一下你讲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的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亮点,就是充实了就业的指标,而且把就业指标作为经济发展目标中的一个预期性的指标。这两年有人讨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了,GDP挂帅,把GDP老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GDP定了再定其他指标,这一套办法以后恐怕不能延续了,需要找新的反映经济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就业就可以作为一种指标。就业是不是能作为一个主要的指标来看呢?一个国家如果就业的指标不错,就业很充分,基本上能干活的人都有工作了,这说明了整个宏观经济各种经济资源、经济要素的利用程度是比较高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业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资源得到有效、充分利用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那么GDP这个指标,不是说不用了,GDP是国际上通行的指标,现在把它放在一个更合理的位置上,以后可能更多地也是一个预期性的,或者说是一个结果性的指标。比如说就业不错,质量效益不错、经济的稳定性、可持续性都不错然后它对应的会有一个GDP的增长速度。对应的速度是多少那就是多少,那就是一个合理的GDP的增长速度。整个指标体系将来是需要做一个调整的。  [03-11 15:00]

主持人:

  您觉得新时代下,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03-11 15:25]

刘世锦:

  有利条件比较多。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符合规律的。到了这个阶段,为什么强调要高质量发展呢?是因为条件充分具备了,因为现在的经济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过去很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一块增长的来源是部门间的要素的转移。什么意思呢?就是农民工,以前是农民,农民在农业里边生产率是比较低的,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转向服务业。曾经有一个统计数据,大概是1:5,在农业部门如果某人创造的价值是1的话,转到非农业部门创造的价值就是5,这样转过来之后,整个生产率就提升了。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些农民工不断地进城以后,这个增长潜力已经差不多用尽了。下一步提升生产力主要靠什么呢?要靠每个部门内部,靠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个就是所谓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部门内部生产率的提升。
  另一个有利条件,人力资本。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总量,15—59岁的劳动力从2002年开始每年减少200万人,这两年有时候减得还多,劳动力总量已经在收缩。曾经,低成本的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如今,这个优势已经减弱了。但是出现了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近年每年大学生毕业800万人,硕士生、博士生,还有工程师,这些人干活儿水平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他们的工资,也就是用人成本和发达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这就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高质量的,或者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性价比比较好,这是很重要的优势,也是支撑我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条件。  [03-11 15:27]

主持人:

  这两个重要的条件支撑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03-11 15:41]

刘世锦:

  当然,支持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很多,我只说了两个方面,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条件很多,有些方面看起来是水到渠成。  [03-11 15:42]

主持人:

  但是好像困难也是有一些的。  [03-11 15:43]

刘世锦:

  这是我想说的另外一方面,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并不是完全的水到渠成。现在讲高质量发展指的是明确了前进方向。现在是不是就已经是高质量发展了呢?其实还不是。就目前这段时间,还不能说我们就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只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向,还处在转换期。为什么这么讲呢?是因为如今面临着很多矛盾、问题和挑战,我觉得今后至少三年需要重视以下事情:
  第一,要防控风险。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是有一些风险因素存在的。讲一个简单的道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风险发生的条件在发生变化。举个例子,像90年代末期,当时我国几大国有银行有相当多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成立了几大资产管理公司,当时来讲这个资产质量不行,但是过了没多长时间,这个资产质量就变好了,这是因为地价翻了很多番,地价涨起来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资产价格是在上升的,这样的话把一些风险就吸收了。这个条件现在还具备吗?不具备了,我们的地价已经相当高了,现在遇到的情况可能是相反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前一段,在高速增长期,不是风险的情况,在中速增长期,将变成风险。当然,现在我们讲风险,大家都比较关注地方债问题、影子银行问题,这些问题不处理好,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一些冲击,有的冲击可能还是相当大的,所以防风险要摆在一个相当优先的位置。像最近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直把防风险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上。
  第二,是降成本。最近讨论比较多的税收问题,企业家都呼吁能不能减税,老百姓也有这个呼声。但是,还有另外一方面的成本不能忽视,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更加地重要,就是五大基础性成本,土地、能源、通信、物流、融资。为什么说这是基础性成本呢?是因为整个实体经济,制造业,包括服务业,也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成本都有影响。我们做了一些测算,大概这五大成本,跟美国相比,我国大概要高出一倍,甚至更多。  [03-11 15:44]

主持人:
五个方面都有高出一倍?  [03-11 15:58]

刘世锦:

  对。前两年有一些中国民营企业家到美国投资,他们算过账,我们也做过一些数据,做了一些研究,感觉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中国人均收入不到一万美元,汇率在变,按现在的汇率算起来大约是九千美元,或者九千多一点,美国约是五万多美元。我们这五大基础性成本都这么高,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当然和资源禀赋是有关系的,比如说美国土地多,所以土地价格相对低一点,但主要还是我们在相关领域中间或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性垄断的问题。什么叫行政性垄断呢?就是只是允许某几个企业在这个领域干,别的企业不让进去,缺少竞争。缺少竞争以后,成本能下得来吗?价钱能下得来吗?下不来。按照十九大报告所讲的,要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这个改革一定要加快,把这方面成本降下来。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从降成本开始,降成本这一关不过,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  [03-11 15:59]

刘世锦:

  第三,高质量发展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我们现在讲高质量发展,到底怎么发展?招数到底是什么呢?管用的办法是什么呢?这事先能计划出来吗?或者我们坐在办公室里边能想出来吗?是想不出来的。需要靠市场经济第一线的探索试验、比较、竞争,特别强调中国地方政府的作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中国体制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个制度优势。过去40年的高速增长,地方竞争起了很大作用,高速增长很多管用的办法也是在地方竞争的过程中慢慢磨出来的。所以下一步高质量发展还得鼓励地方竞争,给地方比较大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比较多的自选动作,鼓励他们有特点、有个性、有差别。  [03-11 16:07]

刘世锦:

  最近一段时间,注意到地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有一些好的做法。第一个,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有些城市的“抢人大战”,对高校毕业生,给钱、给房、给户口。不仅是高端人才,普通劳动者现在也缺,有的地方找一个保姆有时候比找大学生还难,不仅是高端劳动者,普通劳动者也要抢。这方面,不同的城市想法是不一样的,城市战略是不一样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城市想把人往外堵,不欢迎外来人口,从户籍或公共服务方面堵。但现在就变化了,感觉到人是最重要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人力资本,要把人抢来。政策不一样了,曾经农民户籍问题很难解决,城市化进程缓慢,公共服务不到位,这些情况可能就会发生一个转折性的变化。
  第二个做法,就是浙江提出的叫做“亩产论英雄”,一亩你到底产出率多少?拿这个作为一个评价的标准,用通俗地话说,就是你到底种什么粮食?你得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粮食。一亩地你产出是多少,GDP是多少,税收是多少,以此评价。所以说,现在地方上一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很多做法慢慢就摸出来了,我觉得还是要鼓励地方竞争的,这样的话,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些真正的管用的办法就能够起作用了。  [03-11 16:17]

主持人:

  像您说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我们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新时代下,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但是还要防范风险,同时要注意降低成本,还有一个就是要注意具体的机制要如何去建立。  [03-11 16:26]

刘世锦:

  水到渠成,水到了,渠是否建好了?这个渠就是要防风险、降成本,要形成新的机制,来铺这个渠。  [03-11 16:30]

主持人:

  铺这个路。  [03-11 16:31]

刘世锦:

  让它更顺畅,这样的话,水到渠成,高质量发展逐步就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慢慢成型,真正推动中国经济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的可持续地发展。  [03-11 16:31]

主持人:

  您刚才也提到了,说高质量发展,政府和市场之间应该怎么样去平衡?充分地调动双方的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03-11 16:34]

刘世锦: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么多年来都在讨论,现在要关注的是,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和过去高速增长阶段对比,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想可能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素发生了变化。过去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和高速增长相关的一些要素在高速增长,比如说低成本的劳动力,比如说国外成熟的技术拿过来,土地、环境,都是很宽松的,拿来就用,不是很讲究。但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要素发生了变化,人呢,现在是需要受教育水平提升的,技术含量提升的,知识水平提升的,讲的是人力资本,这个资本的含量是在提升的。技术呢,很多成熟的技术越来越少了,我们需要创新了,过去是别人有技术,我们拿过来,现在是自己得创新,自己创出新的技术来。对市场、环境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
  总的来讲,我们政府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怎样来组合这些新的要素。核心就是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因为到了创新的时代,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企业家的作用比过去更加地重要。怎么把舞台搭好,各种要素怎么组合,创新其实是需要把创新的要素很好的组合的。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能不能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使各种创新要素愿意到你这个地方来,政府要创造这个条件。当然,这个可能不同的地方政府面临的挑战不一样,这也是我刚才讲的地方竞争的时候质量发展的办法之一,就是你有没有这个意识,你有没有这个办法,把那些高质量的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的资源吸引过来。有吸引力,他就来了,来了以后能够稳得住,愿意在你这个地方发展,鼓励企业家精神稳定预期,使要素能够更加顺畅地流动,保护知识产权和其他产权。像政府提供一些更好的公共服务,包括创新的基础设施都要跟得上去。这个环境搞好了要素就来了,来了以后就是在这个地方可能就逐步形成一个创新的中心,然后你这个地方就有了自己的特点,高质量发展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你所在的地方能够落地、能够持续地朝前发展。  [03-11 16:35]

主持人:

  也就是说政府提供更好的、更多的公共服务支持,吸引企业家、人才,在当地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来去不断地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03-11 16:48]

刘世锦:
对。  [03-11 16:49]

主持人:

  最后一个问题,2018年结合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和您自身的工作,您有那些小目标和期许?  [03-11 16:50]

刘世锦:

  2018年,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能不能水到渠成?我们要挖这个渠、铺这个路,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希望这些方面我们能有一些实际性的进展。  [03-11 16:50]

主持人:

  非常感谢刘委员今天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各位的收看,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也期待与您持续分享,我们下期再见。  [03-11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