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jpg
  • 222_副本1.jpg
  • W020170919331726154587_副本.jpg
  • 微信图片_20170926134015_副本2.jpg
    • 一图读懂什么是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 据悉,国家级非遗“雁北耍孩儿” 是一种以曲牌名命名的汉族戏曲声腔剧种,具有六百年的历史,被称作戏曲史的“活化石”。耍孩儿又称咳咳腔,产生于山西大同、怀仁、应县一带。因演唱时用“后嗓”发音,也有人认为在流传过程中曾受佛教音乐的影响,是山西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 具体而言,莆田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10个,省级项目43个;9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5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遗生产遗产行保护研究基地2个,并设立了福建省唯一一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中药老字号,“广誉远”到底是如何中药集体衰落之时仍能屹立不倒,并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在晋中,有一俗语可谓家喻户晓:"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在三件宝中,漆器列为首。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尤以手掌推光和描金技艺著称。

苗族蜡染“独臂”传承人:民族工艺啥时都不会过时

杨而郎,今年54岁,是贵州省蜡染技艺传承人,在传习所算是年长的“画娘”了,90后阿芯等年轻的“画娘”都亲切地喊她“阿姨”。杨而郎创作的蜡染作品与其他“画娘”并无二致,同样的精美华丽,若不是亲眼所见,完全看不出是出自于这位身体残疾的“画娘”之手。 详细

非遗传承的德化实践:研培计划创新师带徒模式

传承下去,这是整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一项巨大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如何提高传承水平,是关系到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一个不容懈怠的重大问题。 详细

在西江苗寨,听“苗王”讲非遗传承的故事

作为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医药-肝炎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唐守成从十几岁开始学习苗药,几十年来掌握了苗药治疗肝炎在内的数十种疑难杂症的祖传秘方。在他的苗草堂里,摆放着几百种苗药配方,唐守成从山上采回来的珍贵药材放满了屋子,散发着浓浓的草药味,墙上挂满了各地患者赠送的感谢锦旗。 详细

走近湖北非遗传承人 用时光和匠心点燃艺术文化

“我的紫砂作品60%都是以楚文化为题材的,这一套叫做问鼎中原,这一件叫做红星高照……”江城老师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从事紫砂工艺已有30多年,从26岁学艺至今,在紫砂这条路上越走越有特色,“我是湖北人,想做一点与家乡有关的紫砂,就做出了现在的鄂派紫砂,在处理工艺上我都有了一些改进,题材上也有自己的创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