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天津市体育局局长刘凤山 采访:记者何东宪 记者:2008年12月,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进行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天津当选最具幸福感城市。作为最幸福的市民同时也是天津体育的行政负责人,是不是觉得体育也为构建幸福城市贡献了一份力量? 刘凤山:是的。天津市群众体育一直有比较好的基础,近些年更是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家体育总局对群众体育工作“三纳入”的要求,天津把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天津市委工作要点,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把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建设整体规划和20项民心工程。2010年仅市政府纳入财政预算的用于全民健身工作专项资金就达1.142亿元。 记者:在我印象里,天津是最早提出假日体育概念的城市? 刘凤山:没错。天津最早提出了假日体育理念,推出了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大型系列群众体育示范活动,同时打造拥有天津特点、天津传统的品牌性群体赛事,组织举办了登天塔、职工长跑、健身大拜年等大型群众健身比赛和活动,至今这些比赛和活动已经坚持举办了数年,成为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比赛,每年参与的市民人数都在增加,成为了极具特色的传统群体赛事。 记者:能介绍一下刚刚结束的天津市全民健身大会吗? 刘凤山:2010年,以体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机关、进家庭“六进”活动为切入点,组织举办了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及其系列活动。本届健身大会坚持“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康、重在快乐”的原则,市民可以免费参与比赛,充分体现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突出了广泛性、群众性和参与性,参加活动人数达350多万人次。我们还探索性的把全民健身大会和市运会同时开幕、同时运作,取消金牌榜、奖牌榜排名,首次评选体育希望之星和组织贡献奖,突出了理性惠民的体育主旨。 天津在全国率先建成一批体育公园、户外运动营地等大型群众体育示范基地,总面积达到160多万平方米。2010年,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了30个体育公园、350个社区健身园和1000个行政村健身园,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目前,天津市22处较大规模的公共体育设施、89所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全市建立起200多个群众体育社团、1000多个健身俱乐部、3000多个市民健身站,创建了215个“中国体育彩票未成年人快乐营地”。同时,注重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中的引领带头作用,培养了2.6万余名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今年还首次评选了百名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十佳社会体育指导员;筹备成立了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并建立起天津市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目前,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达到全市人口的40%,市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为88.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2010年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上,天津代表团获得12个一等奖、31个二等奖、50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记者:天津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刘凤山: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功能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天津体育产业乘势而上,发展迅速。注重后奥运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体育休闲产业,精心打造天津奥体中心体育服务聚集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天津以经营体育健身为主的场所有1000多家,经营性体育活动场所400多家,体育传媒中介机构200多家,体育经纪人400多名。 天津加大了体育产业资源整合力度,积极举办国际国内各类体育比赛。先后举办了世界滑水锦标赛、中俄青少年运动会、第25届亚洲篮球锦标赛、2010首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2010年世界汽车漂移系列赛(WDS)天津大奖赛暨首届世界运动车博览会等10多项国际赛事,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天津协办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以举办东亚运动会为契机,天津大力加强场馆建设。2010年,特别启动了天津体育新基地建设。在团泊新城西区划拨了3000亩土地,将建设一个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的体育训练基地。为充分发挥场馆使用的最大效益,体育新基地将是集体育竞赛、训练、全民健身三项功能为一体的场馆建筑群。目前,总体规划已经敲定,单体设计紧锣密鼓,一期的立项、土地、资金等前期工作都已落实。其中涉及东亚运动会使用的射击馆、自行车馆、棒球场、曲棍球场等设施建设,2012年底前建成,确保东亚运动会使用。 体育彩票销售工作也有很大成效。“十一五”期间,体育彩票销售额突破50亿元大关,筹集彩票公益金8.75亿元。特别是今年实现销售16亿元,按地区人均购买量和单机销量名列全国前列。 记者:看来我们有理由为天津体育的未来高兴了,作为实际操作者,会有更具体的规划吧? 刘凤山:“十二五”期间,天津体育将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着力构筑体育“三个人才高地”(教练员人才高地、运动员人才高地和体育管理人员的人才高地),坚持“四个服务”(贴近生活、服务群众;强化业训、服务基层;培育尖子、服务竞技;拓展市场、服务经济),下大力量解决好制约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五个热点问题”,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民健身活动设施达到区有体育公园,乡有体育活动中心,行政村、社区有健身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市人口的50%,市民体质总体达标率90%。每年至少为基层培养2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力争在奥运会、全运会参赛项目、参赛人数、参赛成绩等方面再有新的突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体育从业人口超过20万。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 记者:有更为详尽的规划? 刘凤山:具体来说,就是以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重点,坚持亲民、便民、利民、惠民四项原则,健全设施、活动、组织、服务四大网络,加速全民科学健身步伐,真正发挥体育增强人民体质的根本作用。一是科学规划全民健身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把“三纳入”工作落到实处,并要求把群体工作纳入规划、写进报告要科学可行、操作性强,投入经费和资金要合理安排、保障到位。积极探索天津体育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体育部门协调、社会齐抓共管的群众体育发展机制,在深入推进群众体育工作上开创新局面。二是科学配置公共体育设施。在广泛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建设群众身边的经济实用型体育健身设施,合理配置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继续建设好体育公园、城市社区、行政村健身园,为所有建成的乡镇文体中心配建体育设施。与园林、市政、交通等部门合作,在公园、绿地、广场等地共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2011年要建好30个体育公园,更新配建1500个全民健身园,有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率达到60%以上。三是科学组织全民健身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群众体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机关、进家庭的“六进”活动,深化假日体育、广场体育、公园体育的内涵,大力开展科学文明、形式多样、具有天津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形成自主体育品牌。举办好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大型系列群众体育示范活动。2011年要组织好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和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趣味运动会及体育嘉年华活动,为广大群众搭建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平台。四是科学构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形成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大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工作,推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身菜单。创立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30个,发展市民健身站100个以上。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传授科学、健康、文明的健身方法、组织群众开展健身活动中的积极作用。2011年,再培养3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年培养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000人。建立和完善“121全民健身服务网”,促进天津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场地设施和健身活动的科学化和社会化。 另外就是要拓展市场,服务经济,下真功夫抓好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发展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天津特色的体育产业,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体育消费需求,逐步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一是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要从宏观上研究和制定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微观上抓好品牌体育产业项目发展,把天津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向体育产业优势、品牌优势转变,不断加快特色体育产业发展步伐。二是大力开发我市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引导和规范体育竞赛的市场化运作。三是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我市体育产业园区和体育服务集聚区。特别是建好位于天津健康产业园内的体育新基地,确保主体育馆2012年底竣工,到2013年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的体育新基地,确保2013年东亚运动会正常使用。 记者:目前天津已经提出申办第13届全运会,能就此谈一谈吗? 刘凤山:天津是一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名城,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近代中国看天津,在这里,中西方文化交融荟萃、在这里风情各异的小洋楼建筑如万国建筑博览会,展示着天津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天津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天津是一块与体育渊源深厚的福地,篮球、赛马、体操、网球等很多项目是从天津推向全国。天津还是百年奥运梦想的策源地。 天津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1995年举办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99年举办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2007年举办女子足球世界杯赛,2008年成功协办北京奥运会足球部分赛事,2009年举办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2012年承办全国大学生运动会,2013年承办第6届东亚运动会。正是因为承办了这些赛事,天津这些年投入了数百亿资金建成了高度聚集的场馆设施,这是天津申办全运会的先决条件。 天津有承办第13届全运会的经济实力,2010年,经济总量突破9000亿元,人均GDP超1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 天津有高度聚集的场馆设施。有可容纳6万人的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1万人的天津体育馆,可分别容纳1万人、6000人、3000人的网球中心、3000人的跳水馆、3000人的自行车馆、800人的射击馆等60多个标准的比赛场馆和60多个训练场馆。可以说天津已经完全具备举办全国运动会的场馆条件。 天津有便捷快速的交通。所有运动员驻地到比赛场馆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可以免去舟车劳顿之苦,让运动员以最佳的状态参赛,取得最好成绩。 天津以温馨舒适的食宿为您服务。我们将建设全运会运动员村和新闻中心,在各赛场附近安排参赛、媒体人员住宿。到2017年,天津星级酒店将达到160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饭店50家,完全可以满足全运会接待需求。 天津社会治安全国最好。在全国各省区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评比中,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治安指数综合评定,天津始终保持全国社会治安最好地区之一。 天津有先进完备的媒体服务。全运会主新闻中心,紧邻全运会中心赛场。拥有经过协办北京奥运会等众多大赛检验的媒体设施和技术保障。 天津有雄厚的志愿者基础。天津有着众多的知名学府,高素质、高能力的莘莘学子,拥有雄厚的志愿者基础。15万名志愿者直接参与了奥运赛事服务。 天津生态城市宜居宜赛。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地质自然条件稳定,秋季气温凉爽,明朗少雨,适宜进行各种大型体育赛事。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承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全运会。我们郑重承诺: (一)秉承“服务第一”的理念,为第十三届全运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全力争取服务这枚最大的金牌。 (二)为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撑和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三)为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提供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标准规范的比赛和训练场馆。 (四)保证运动员从驻地到赛场乘车不超过20分钟,快捷高效,让每一名运动员赛出好成绩,赛出好心情。 (五)充分利用京津高铁30分钟的同城效应,最快捷、最高效地接受国家体育总局的直接指挥,保证政令畅通。 (六)提供一流的媒体服务,让注册记者楼上休息,楼下办公,交通便利,工作高效,宣传到位。 (七)保证遵守赛事市场开发规则,维护赞助商的合法权益,实现赛事主办方、赞助商共赢。 (八)坚持廉洁办赛、节俭办赛,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坚决维护公平竞赛环境。 我们的申办理念是:天津有财力、有物力、有条件、有能力,有决心、有信心承办好全国运动会,热情淳朴的1200多万天津人民殷切地期盼十三届全运会承办权落户天津。天津将会竭尽全力搭好全运会这个大舞台,创造最和谐、最规范、最优质的竞赛条件和生活环境。天津只需要夺取为全国体育健儿做好服务这枚最大的金牌。所以我们提出一句口号:天津为你添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