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国际数字地球协会、福建省文物局等共同承办的数字海丝分论坛的活动现场,我是来自福建电视台的新闻主播田菲。我谨代表主办方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重要活动之一,本届数字海丝分论坛聚焦“数字海丝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这一主题,以数字中国引领全球数字化发展为重要支点,旨在充分展现数字海丝在推动各国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为深化数字海丝沿线国家及主要数字经济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值此数字海丝论坛举办之际,我们与政府领导、企业领袖等专家学者一道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海丝沿线国家建设等议题共同推动数字海丝建设机制,政策、平台应用的突破。
  首先,我们有请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宁宁宣布开幕并致辞。  [05-07 09:27]

郭宁宁:

  尊敬的关强局长、王旭东院长,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各位嘉宾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海丝分论坛。我代表论坛主办方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各位朋友和外国友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数字海丝分论坛聚焦“数字海丝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这个主题,凸显和连接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数字与海丝。先来看数字,早在200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极具前瞻性地在全国率先提出“数字福建”的发展理念,做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决策,也开启了福建信息化建设的征程。福建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数字建设,在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数字服务等领域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8年福建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1.4万亿元,占GDP总量超过1/3,接近40%,与上年相比增幅23%。福建率先在全国推出了数字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个综合试点,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的建设也是方兴未艾。可以说,数字建设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更是极大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再来看海丝,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是从福建长乐出发,2015年中央确定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海外侨胞1600万人遍及港澳台及全球各地180多个国家,福建民营经济发达,海洋经济的基础良好,福建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数字与海丝相遇会有什么样的奇迹?那就是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数字海丝是传统海丝的延续发展,更是创造深化,数字海丝为中国,为“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动能,新平台,新路径。
  福建在推进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应用,围绕着三个关键词:“枢纽”、“平台”、“纽带”来推动海丝核心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打造海丝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福建发挥大数字产业的优势,与国家信息中心共建中国海丝大数据中心,福建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共建信息走廊,提升信息网络合作和信息传输机制,打造便捷的信息传输体系,与信息互联互通作为基石来推进全面互联互通。
  二是打造海丝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福建支持信息产业互联网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建设跨境电商平台,国际物流平台,打造丝路海运,丝路飞翔,陆海空天立体化网络平台,推动走出去,引进来双向经贸投资合作。
  三是打造海丝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福建支持鼓励省内企业、机构加强再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搭建数字国际教育平台,推动数字教育走出国门,向一带一路国家延伸,讲好福建故事,中国故事。数字海丝基础是共商共建共享,本质是融合、开放、创新,以新技术为支撑,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共同推进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福建未来也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要求,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在数字建设方面的合作,不断地畅通信息路径,共享数据资源,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繁荣。希望以本次论坛作为新的契机,深入交流、研讨形成广泛共识,推动数字海丝在机制、政策、标准,在平台建设,运用推广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携手打造数字海丝更美好的未来!
  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也祝愿各位嘉宾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05-07 09:28]

主持人:

  谢谢郭宁宁副省长的精彩致辞,也谢谢您对海丝分论坛的致辞。在文物连接过去、赋能未来的情况下,面对科技的迭代力量,新时代的文物事业将焕发怎样的生机,下面我们有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作精彩发言。  [05-07 09:35]

关强:

  尊敬的郭宁宁副省长,王旭东院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很高兴在这风和日丽的美好时节,与各位新老朋友再聚福州,聚焦“数字海丝 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交流思想、共商合作。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文物局,对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福州峰会“数字海丝”分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
  中国是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大地上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不仅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构筑时代创新动能,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超级IP”。
  文物连接过去,赋能未来。数字时代,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在各个行业掀起“数字蝶变”,国家文物局紧握时代发展规律,积极推进“文物+科技”的融合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文物的持久生命力,焕发时代新光,融入时代发展。
  一是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构建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数字时代谁掌握“大数据”,一定意义上就掌握着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目前,中国拥有博物馆超过5100家,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国有可移动文物总数超过1亿件(套),还有巨量民间收藏文物。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推进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和数据库、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形成全国文物信息资源数据库。海量文物大数据越来越成为文物保护利用、文化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潜力无限,能量可观。
  二是把握科技变革规律,创新文物价值传播体系。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催生着“泛传播时代”的到来,文物资源搭乘数字技术的快车广泛弘扬,赋予了传播文明的厚度、文化的温度。目前我们正着力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实施中华文明全媒体传播计划,推动文博机构广泛运用人工智能、沉浸式展览、VR、AR、虚拟漫游、智慧导览等新技术,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等多渠道,促进“人+物+应用+管理”的多端融合,构筑线上线下相融通的传播体系,先后推出“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赢在博物馆”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广泛弘扬文物蕴藏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多渠道传播文物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文物滋养社会、以文化人的功能作用。
  三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文物事业的跨界发展。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打破着行业边界,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国家文物局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抓手,引导示范基地建设,推广示范项目,与腾讯、百度、网易、中国移动等企业战略合作,推动文物资源、品牌资源授权使用,促进文物与旅游、教育、文创、影视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文物+旅游”、“文物+教育”、“文物+创意”等新兴产业模式,形成“腾讯×故宫” 、“腾讯×敦煌”等文化品牌,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跨界融合发展新兴业态。
  四是呼应需求变化规律,促进文物IP融入人民生活。当前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期待包含着高品质的文化需求。把“文物”带回家、逛博物馆成新风俗、文博研学游火热等背后无不折射出人民群众强劲的文化需求;以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博物馆面向社会提供的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持续走红,“故宫社区”、“敦煌数字供养人”等为代表的线上参与项目引发数万网民参与,无不显示出文物的强大吸引力。大量满足人民需求,符合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体验活动的不断呈现,吸引了大批“文物粉丝”,培育了大众“文物情怀”,使走近文物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生活方式,使文物“活起来”成为引领时代风尚、构筑时代美学、满足美好生活的新动能。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数字中国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文物局将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坚持守正创新,锐意攻坚克难,持续推进“文物+科技”的深度融合,持久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促进文物事业的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是破除束缚壁垒。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为政策“松绑”,有序开放文物资源数据,充分释放发展潜力活力。
  二是营造有序环境。创立“文物+科技”、文物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制度规则,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有效监管引导体系,积极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充分推动新技术、新工具、新装备的引入、研发与应用、示范,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大力加强技术攻关,深入研发切合文物行业需求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着力挖掘文物动能潜能,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增长点。
  四是构建激励机制。完善文化创意、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的收益分配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创业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的格局。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剧烈变化迅速蔓延至各个行业,各行各业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文物行业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众多行业融合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行业共同体”。构建数字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广泛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与文物领域的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出更加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
  二是坚持文化定位。大力发展数字人文,构建文物知识图谱,发挥文博机构主体作用,支持文博单位联合高校、企业、社科研究等机构,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研究文物的深厚蕴含,把文物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人文品质和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引导社会基于文物价值开展创新创造,将其融入、延伸至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博大精深文物价值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共建共享。加强行业合作,促进“品牌+品牌”的联手,着力打通文物资源信息互联互通的渠道,共建文化创新、创意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共同制定发展战略,共同采取合作行动,形成规划衔接、发展融合、利益共享的局面,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四是坚持品质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文物数字化、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体验活动的标准体系,促进文物资源授权、品牌授权,促进文化品牌引领,推出高品质的文物IP精品,通过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文物事业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物“活起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使人民群众在持续的文化滋养中,在持久的格物致知中,在充分的美之熏陶中,更好的认识中华文明的价值,共同守护文物瑰宝,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朋友们、同仁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相信,在大家的携手努力,凝聚共识,务实合作之下,文物事业的未来会更加辉煌,我们愿继续与大家并肩同行,共创文物事业的新美好、新未来!
  谢谢大家!祝本届论坛圆满举办!  [05-07 09:36]

主持人:

  谢谢关强副局长精彩详细的发言,让我们对数字时代和文物的叠加效能充满了期待。早在2015年联合国峰会正式宣布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带一路战略举世瞩目,海上丝绸之路串起了全球的“朋友圈”,为全球经济贡献中国方案。
  下面我们有请国家数字地球学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带来精彩演讲。  [05-07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