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餐、看电影、送鲜花,一天下来陪女友共花费近600元。”刚入职一年的赵文祥在某文化公司负责文秘工作,他说,七夕已成为他的“甜蜜负担”。 不少大学生或刚入职的年轻人表示,过一个像七夕这样的节日,少则花费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给自己增加不小的经济压力,情人节如同“情人劫”。
郑州市政协常委、市文广新局调研员黄海碧 :“现在不少人将七夕称为情人节,主要还是缘于这个节日与牛郎织女传说的紧密关系,牛郎织女传说向人们传递了一种忠贞不渝、不离不弃的爱情婚姻观。七夕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有本质的区别,简单地把它视为情人节的做法欠妥。”按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是对浪漫爱情的讴歌。
七夕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节日。如能够按照它原本的样貌意蕴过节,那么这个节日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将会带给我们更多兴致。只可惜,在金钱利欲的驱动下,节日被涂抹得面目全非,难以辨认。然而,仅仅是金钱之过吗?借助传统平台推出“浪漫经济”,只是如今一切都是商业化的缩影。有的商家大张旗鼓地举行一些以吸引眼球为目的比赛,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比如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接吻大赛,香艳接吻、豆瓣接吻、钻石接吻、创意接吻等样样俱全。这些“娱乐至死”的恶搞行径,也在无形中解构着传统节日和感情。而一些地方因着七夕又起纠纷,争夺起董永故乡来,更让人啼笑皆非。争夺籍贯,争的不过还是一个“钱”字,这与商家的“浪漫经济”其实还是一个根源。
合作联系人:成琪 电话:010-83512266-8329
E-mail:chengqi@mail.ce.cn
责任编辑:刘晨 电话:010-83512266-8119
传真:010-83543336
微博:http://e.weibo.com/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