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内,有两大4A级景点:古城景区和南华山神凤景区。之前,游客参观古城内的沈从文故居、杨家祠堂等九大景点,要购买148元的套票,游览南华山神凤景区还要购买108元的门票。本次整合后,两个景区合并为一个产品,而148元的门票都包含在内。
为了留住熟客和长住游客,古城也推出了优惠措施:门票有效期为3天,长住游客只需在售票处确认后,门票有效期就可以根据要求延长。对于重复来凤凰旅游的游客,一年以内不用重复购票,而且购票达到三次者终身免票。
对于一次想游览完凤凰古城全部景点的游客来讲,新票价称得上是“提质不提价”,属于少花钱多办事。但对于不想游览全部景点的游客来讲,则有捆绑销售的嫌疑。在景区门票频繁涨价广为公众诟病的当下, 凤凰古城捆绑收费、强制收费,这不是涸泽而渔,逼人知贵而退吗?把风景名胜区当成摇钱树,把游客当做待宰的羔羊,实在是有些大煞风景。
游客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变“凭票进入景点”为“凭票进入景区”显然抹杀了游客之间的需求差异。连游客的现实需求都不去考虑,空谈什么为游客着想,让“游客花相同或者更少的钱,会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旅游体验”真的很难让人信服。
客观地说,凤凰古城新票价规定中诸如“对重复来凤凰游览的游客,一年以内可无须重复购票,而购票达三次者,终身免票”等规定还是颇具亮点,但把所有的景点整合成一张票,客观上增加了游客在凤凰的购票支出,这难免让人怀疑此举有着增加售票收入的初衷,也难免会挡住一些游客来凤凰旅游的脚步。
旅游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吃、住、游、娱、行、购”等六大旅游要素中,门票只是旅游经济的一个环节。实行低价门票政策或者不卖门票,将大大提升周边人气,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利好。从促进旅游消费、拉动旅游经济的角度讲,这样做根本不会吃亏,还可以为景区赢得公益美名。
不少景区特别是像凤凰古城这样的景区是著名文化遗产,是自然与历史的恩赐,是国人共享的名胜财富。地方只是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并非所有者。既然是文化遗产,就应具有公益性与社会功能,不能单纯以经济利益论价值。景区除了收取合理的维护开发成本以外,根本不应该涸泽而渔、圈城收费,而且景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像自来水、天然气那样牵涉到当地百姓的利益,还直接影响外地游客利益。而按行业惯例,景区往往会出台多种优惠措施补偿当地游客,比如门票打折,推出月票、年票、通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