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振省:推进全民阅读需政府、社会、公众三方合力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多次提到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经济政策,那么,新闻出版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法律法规建设又存在哪些问题?代表委员又有哪些议案提案?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2014年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代表委员谈文化”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在节目中,郝振省委员认为要实现全民阅读,需要政府层面出台具体的保障措施,同时,促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应实现传统业态与新业态的相互融合、齐头并进。

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2014年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代表委员谈文化”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 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推进全民阅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保障

  在今年的两会上,推进全民阅读立法建设再次被新闻出版界别的委员作为提案提出,对此,郝振省委员介绍,提出全民阅读立法的提案,是考虑到国家目前整个阅读状况,当前,全民阅读率已从最初的48.7%上升到2012年的54.9%,虽然有提升,但还比较缓慢。目前,国内人均阅读书籍量和欧美日韩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阅读已经成国家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高低的标志。郝振省认为,全民阅读的推进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中政府在公共配套和财政上的具体保障措施非常关键,而全民阅读立法中的“法”不完全是强制的,其主要目的是强调政府在全民阅读上面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振奋人心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今年两会最大的亮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加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对此,郝振省委员说:“看到总理讲到这个就特别地振奋。”他认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文化产业数据,再一次说明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郝振省认为,国家的文化产业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国民对文化发展的需求是相辅相成的。

  新书打折破坏了出版物“内容为王”的原则

  近几年,电子商务和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对传统出版业形成巨大冲击,在传统出版业中,出现了新书一出版就打折的怪相,对此,郝振省委员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新书出版一年内禁止零售终端随意打折的提案。郝振省委员认为,新书打折带来的损害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对作者的损害。新书打折损害打压了作者的创作激情、创作能力,破坏了新闻出版产业的源头。第二是对出版社的损害。出版社打折,破坏了出版产业追求品牌,追求精品的原则,同时也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第三是对读者的损害,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物内容为王,但打折却让出版市场陷入“良币驱逐劣币”的怪圈。

  传统业态和新业态相结合才能促进产业快发展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4年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对此,郝振省委员结合新闻出版产业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目前的数字出版业产值已接近两千亿,推测今年统计还会有大幅度的增长,而大量新媒体的出现,要求政府不断完善管理、规范和服务措施。郝振省认为,新媒体、电商、数字出版等新业态发展迅猛,但也要和传统新闻出版业态相结合,才能促进新闻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文化企业只有加快转企改制,不断加强新闻出版产业人才建设,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增加在国际新闻出版的话语权,扩展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李冬阳)
编辑推荐
==>> 薇看两会专题(手机版)
投稿:wenhua@ce.cn

欢迎邮箱投稿! 亦可直接 联系我们

如何订阅?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中经网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添加朋友→搜号码: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