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中:民办博物馆应与国有博物馆具有同等法律"名分"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博物馆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目前,在各地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近600家。但由于民办博物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制约民办博物馆发展的问题?发挥民办博物馆的公益属性,为民办博物馆营造一个良好发展环境。带着这些话题,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2014年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代表委员谈文化”迎来了本节目的老朋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吕建中委员,和我们一起谈一谈如何创新民办博物馆的运营模式,如何促进民办博物馆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2014年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代表委员谈文化”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吕建中 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打造“网上丝绸之路”促进“五通”建设

  吕建中委员在2014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中,提到促进“五通”建设。对此,吕建中介绍,要通过现代网络手段,加快促进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建设——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此,大唐西市在中国贸促会和陕西省委省政府、中国国际商会支持下,开辟了以“网上丝绸之路”为主的丝网、丝园、丝博、丝街、丝书等“五丝”建设,并以此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吕建中委员认为,“网上丝绸之路”是建设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非常好的平台,通过“网上丝绸之路”利用互联网资源,能够更好地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旅游、人文进行整合,形成网上信息平台,同时加强了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以商养文 以文促商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在谈到民营文化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时,吕建中认为,民营文化产业必须创新模式,做到以商养文,以文促商,也就是以文化事业促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养文化事业。他解释说,民营文化企业因为有事业,才能使产业的商业价值更高、有品牌、有影响,产业价值高了以后产生的高收益再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利用这个模式,可以解决民办博物馆发展的资金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这样的原则,来对民营文化产业加以支持,实现整个文化产业的持续性发展。

  民办博物馆应与国有博物馆具有同等法律“名分”

  在谈到民办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时,吕建中委员认为,民办博物馆来自于民间,成长于市场,服务于公众,门类丰富,特色鲜明,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民办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文化普及,已渐渐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民办博物馆不是由国家出资、不直接隶属于国家文物系统,没有明确的国家财政资金扶持渠道。加之运营、维护资金不足、法律地位和监管体系不明确,在创办和运营过程中经常遇到政策法规瓶颈,严重制约着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发展。为此,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吕建中委员带来了为民办博物馆正名的提案,呼吁国家从法律法规上给民办博物馆一个“名分”,适时修订现行的《文物保护法》或提请有关部门在现行《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上出台司法解释,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国有文化、民营文化“两翼齐飞”促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是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这样的改革才能最彻底。在访谈中,吕建中认为,国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民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应一起驱动、两翼齐飞,才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应该鼓励非公经济和社会力量投入到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发展的行列当中来。

(责任编辑:李冬阳)
编辑推荐
==>> 薇看两会专题(手机版)
投稿:wenhua@ce.cn

欢迎邮箱投稿! 亦可直接 联系我们

如何订阅?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中经网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添加朋友→搜号码: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