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库布其》创作心路

2019年04月12日 17:49    来源:光明网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在河套平原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古称库结沙、破讷沙、普纳沙,蒙古语的意思是弓上的弦,另一释义为茂密的森林。由于自然和人口地理变迁的原因,千百年间以沙海著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经过企业产业化运作、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及科技创新,使库布其生态系统得以改善,迎来了绿洲的回归。从而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沙漠论坛的举办地,堪称世界荒漠化趋势下全球治沙的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本。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库布其治沙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以“绿色一带一路,共享沙漠经济”为引领,探讨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防沙治沙合作,已成为各国交流防沙治沙经验、推动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

  长篇纪实文学《春归库布其》的创作意图,旨在解读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的起根发苗与前世今生,揭示为防治荒漠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修复的经验如何走向国内外的秘笈,为开拓人类生存空间提供国际视野的智慧与探索。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多年来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理念和业绩的背景下,以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得主王文彪的人生命运为契机,全景式描绘了黄河河套弓弦之地蒙汉文化融合时空中变沙害为沙利的艰辛历程和丰饶成果。作品试图以宽博苍茫而细微如沙的叙述风格与诗意笔调,从多种不同的视度考察这一场域,融人口地理学、生物科学认知与人文历史、社会现实及哲思于一体,深入剖析沙漠的自然、财富、思想资源的人地关系,使之成为一部纪实与文学言意兼得、充满现实与理想主义气质的生态资源读本。

  早在学生时代,我读到过牛汉的诗作《鄂尔多斯草原》,就向往这片独特神秘的人与自然的处境。数十年间,便多次涉足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这一次重返故地,深入人民群众的底层生活,跑遍了这里的角角落落,采访了作品中涉猎到的数十位人物,包括治沙的领头羊、群体功臣、科技专家、农牧民和政府机构的组织者,并广为搜集与世界荒漠化和库布其沙患治理相关的古今中外知识信息,梳理了几百万字的采访录音和资料。在创作过程中,听取多方高层自然、历史、文学专家的建议和意见,数易其稿,力图以多维而开阔的视野,将库布其的变迁置于历史和世界坐标中,赋予其丰富而深刻的新时代生态建设的意义。在笔力上力求雄健且细微末节,广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侧重于环境生态的研究和思考,尤其在刻画治理者的胸襟方略上,能够充分地写出精气神,无论团队还是个人,大事小情也布排得有章法,有典型性,写出库布其所表现出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方案。

  库布其沙漠治理,创造了当今世界的人间奇迹,被全球生态修复领域所注目,并引领了绿色发展的方向。遇到叙写库布其这一独特的重大现实题材是很难得的,是幸运的。如何使作品呈现出的内容较为立体,需要在写作中饱含人文情怀,重视刻画主要人物和各色人等,以及他们相同与不同的沙漠基因和精神动力,实现突出人物塑造的价值,且有一定的思辨色彩。由于素材准备充分宽裕,在对生活细节的写照方面也得心应手,追求可贵的文学性。在文体上尽可能把持好纪实与文学的平衡,注重形象化,词语活跃,不枯燥,与一些以格式化报道文字充斥全篇的报告文学写作区别开来。也与自己以往的纪实作品,如《市长张铁民》、《国风》等形成对比,在思想艺术和可读性方面有一定提升便好。

  把库布其的故事讲给读者,愿人们在环境治理的实践中看到人类生命的希望和真谛。

  作者:和谷,系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协顾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