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松:推动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 紧抓"六大创新"

2011年11月12日 16: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 中国经济网 李冬阳摄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 中国经济网 李冬阳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2日讯 第五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论坛今日在北京歌华大厦举行,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经验交流论坛中,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总结发言。 >>>点击进入专题

    以下为现场嘉宾发言的文字实录:

    今天下午分论坛都非常有特色,我刚才听了一下,尤其我们文化创意产业经验交流论坛,我们首先感谢歌华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交流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特别是园区产业经验。首先说,我们海淀区就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文化和科技发展占了北京的半壁江山,刚才张主任讲了很多的经验,海淀是我们中关村自主创新的核心区域,科技创新的特色,通过科技创新带动文化创业发展,海淀做得很不错的,刚才赛迪也讲了,创新发展是北京文化创意非常好的,我们房山区是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尤其北京人,北京猿人的发祥地,人类文明的始祖之一,把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现在的发展比较有特色。比如说他们在云居寺佛教文化进一步发展,比如说他们引进最新安排,来发展动漫企业。还有他通过中国黄金方面,提升它的设计制造,确实在北京来讲,远郊区县,远郊区县产业可以平地起。还有成都方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发展这个优势,还有我们邱代伦,邱总讲的,他本人以前不是做文化的,他是做律师的,专门给人家打破产官司的,他发现收购厂房很好,现在越干越上瘾,最后做得非常不错,从律师转变搞文化。

    刚才肖总做了分析和介绍,中国的地域,尤其长厂三角、金三角,重点产业发展,产业地图的形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我觉得这个都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上午很多领导讲了很多,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包括北京作为首都文化创意示范地,尤其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北京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第一,是理念创新;第二,理论创新;第三,体制机制新;第四,政策创新;第五,管理创新。

 

    第一个是理念创新,我认为是两块,一个是北京的发展,北京发展过去主要依靠经济发展,依靠硬资源转化依靠文化发展,依靠软资源,它的无形资产,它的创意创造推动北京的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点跟中央的决策是一致的。另外,北京市要从商业城市到工业城市,到商务城市转向文化城市,要北京打造世界级文化城市,世界城市北京要建设成,我个人认为是有差距的,50年的差距,尤其经济发展总量,不管经济总量还是跟美国纽约、伦敦、日本,我们至少差10倍。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全世界第一,北京的博物馆仅次于伦敦,北京的电影票房,电影荧幕数量跟巴黎、伦敦一样。所以我觉得北京市率先打造北京世界级创新是有可能的。

    第二个理论创新,我个人理解,北京的理论我理解是城市的文化发展理论创新,发挥了滞后的作用。比如像肖总,赛迪就是这样,这是一种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带动发展理论创新。

    第三个是体制机制创新,那么北京下一步体制机制创新最大的看点,北京市在全国建立文化资产管理委员会,通过文资委体制制度的设计,推动北京市文化国有资产,推动北京文化创意发展,这应该是这个问题。

    第四个是管理创新,这个管理创新我个人理解是政府对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管理创新,有过去更多的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依靠依法依规,规范化。

    第五个是政策创新,可能大家知道,北京正在紧锣密鼓1+X方式,1北京市正在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方针,我看了是比较紧的,因为中央要求北京市先行先试,打破文化生产的体制机制,X是要具体的,可能陆陆续续跟世界建立,我认为是文化产业发展非常好的利好消息。

    最后是服务体系,这个服务我理解是两块,一块是政府的服务,政府对文化企业的服务,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服务,高效率,像过去抓经济一样,因为大家知道,30年抓经济很有成效的,但是抓文化,能不能用抓经济的方式方法来抓文化发展。再一个服务就是政府要为老百姓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经济文化服务,体现文化民生,刚才肖总总结的,公共文化服务,那是体现公共文化服务。

    所以说六大创新不是我说的,是市委领导说的,我再阐述一下,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北京市文化创业,尤其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一个纲领性的思路或者指导性思想,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谢谢。

    (以上为直播实录,未经本人审核)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