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呼吁:抓住机遇 建构《艺术品学》

2016-11-11 11: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1日讯(记者 成琪) 日前,在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上,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建构《艺术品学》谈了自己的想法,呼吁尽快发展《中国艺术品学》,为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西沐指出,建构艺术品学的提出不是灵机一动的想法,而是有其时代发展的大背景。表现在:强大的现实需求呼唤关于艺术品的系统研究与探索;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产业、艺术金融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艺术品新业态的不断生发,亟需要对艺术品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产业、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需要对艺术品进行系统研究来解决各种障碍与政策等问题;当代艺术学研究与学科建设,需要在艺术品系统研究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填补理论空白与实践缺失;科技的发展与学科的不断融合发展,为艺术品理论的系统研究与实践突破,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与可能。

  西沐认为,建构《艺术品学》已经具备了现实基础。从艺术品学建构的现实基本状况来看,目前人们消费结构转型带来的巨大的艺术品消费需求与能力;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带来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推进;艺术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推动;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带动;艺术学学科建设内在规律的驱动在加速;当下,亟需要有一门系统性的艺术品学科来推进艺术学理论建设,填补空白,以及满足艺术品产业的实际需要。

  西沐指出,艺术品学是研究艺术品的本质与现象,以及其内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艺术品创作完成后的一种全生命过程的一种学科。它以艺术品的存续、流转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 以更好地保护、挖掘、发现、整合与实现艺术品及其资源的价值发现为核心,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艺术品本质、艺术品现象、艺术品存续、艺术品流转及各种关联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出艺术品在存续与流转各个阶段的各种形态、结构和发展的过程与规律,为人们积累认知艺术品的科学知识与体系的综合。概括地讲,艺术品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品存续与流转,以及其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艺术品存续与流转活动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应用,专业技术、方法与实务。艺术品学具有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实证性、融合性、集群性等基本特征。具体可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科集群:

  (一)基础理论

  1.艺术品本体及哲学理论研究。

  2. 艺术品学理论架构与体系研究。

  3.艺术品价值学理论。其中包括艺术品价值构成分析,艺术品价值评测的原理、技术与方法等方面。

  (二)专业理论

  4.艺术品权属理论

  5.艺术品鉴定学理论

  6.艺术品估值学理论

  7.艺术品鉴证学理论

  8.艺术品备案与溯源学理论

  9.艺术品集保学理论

  10.艺术品物流学理论

  11.艺术品科技学理论。包括艺术品数字化、信息化科技,数据库与定量研究等科技与方法等;

  12.艺术品治理理论。包括艺术品政策学理论、艺术品监管、行业管理等。

  13.艺术品法制学理论

  14.艺术品经济学理论。包括艺术品市场学、艺术品产业学、艺术金融学、艺术品运营、艺术品管理等;

  15.艺术品教育学理论

  16.艺术品标准与认证理论

  17.艺术品保护与修复理论

  18.艺术品发展的支撑体系理论

  19.艺术品学传播理论

  (三)专业应用(略)

  (四)专业技术、方法与实务(略)。具体可以将以上的分析用下图来表示:

  图1 《艺术品学》学科体系的结构层次

  西沐强调,建构《艺术品学》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拓展知识体系,建构学科架构;二是以产学研用为协同体展开研究攻关,不断面向现实拓展研究领域与研究视野;三是重视前沿实践及研究案例的参与总结提高,使学科建设与研究应用相适应,并能够不断满足对实践与前沿创新探索的支撑;四是积极推进国际化与国际交流工作,在更高的平台上整合资源,融合知识、技术与方法,推进学科建设的能力与水平;五是搞好学科融合与交叉,发挥多学科优势与力量推进学科发展与建设;六是聚焦学科战略研究,搞好学科规划与建设工作,正确认知评估现实条件,分清可行与缓急,使学科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