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 秦腔《家园》演出受瞩目

2016-10-17 09: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延安10月17日讯(记者 魏金金) 15日,由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陕西延安隆重开幕。

  文化部部长、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主任雒树刚,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出席并致辞。雒树刚表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文艺创作活力竞相迸发,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德艺双馨成为艺术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文艺气象焕然一新。时代和人民呼唤艺术事业的全面繁荣,希望广大艺术工作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开创艺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和现场观众一同观看了由陕西省渭南市秦腔剧团联合澄城县剧团、户县群星剧团两个基层剧团以及渭南师范学院共同打造的秦腔现代戏《家园》。该故事讲述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党和政府实施避灾移民重大工程,将不适宜在山区居住的老百姓搬出大山去、重建新家园的故事。

  三大特点成就秦腔大戏

  雒树刚“点赞”力促文艺发展

  雒树刚在观看《家园》后指出,该戏体现了三大特点:第一,紧扣了时代主题。《家园》关注的是陕西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着“搬迁脱贫”,《家园》既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是有针对性的作品。

  第二,《家园》的特点是由基层院团演出。市县剧团和县里民营剧团的基层演员上台演出,这在历届艺术节上是没有的。鼓励贴近群众的基层院团上台演出,陕西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第三,《家园》的亮点是抓住了振兴戏曲这项重要工作。振兴戏曲是中央专门下发文件,中宣部牵头在全国开展的一项普遍性工作。戏曲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重要任务,而秦腔是戏曲中一个重要的门类和形式。

现场演出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雒树刚指出,最根本的是这台戏有着很好的基础,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把这台戏作为开幕式演出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幕大戏创作的背后

  戏曲发展—基层兴戏曲才能兴

  《家园》编剧谢艳春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剧打破了传统的叙述方式,借助戏剧手段,通过采用陕西地区独有的秦腔(包括老腔等),同时糅入歌剧音乐元素,在一流舞美技术的烘托之下,完美讲述了陕西本地灾后重建的故事,并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向世人传达一种温暖和力量。

《家园》编剧谢艳春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谢艳春谈到,四年来,《家园》已演出一百多场,前后共修改四版,从最开始聚焦“物质扶贫”,到关注“心灵家园的重建”,再到结合“精准扶贫”的时政热点进行剧目改编,最后升华至不忘先烈,不忘祖宗的家国情怀,最终打造成了这部秦腔大戏。

  而最为值得关注的则是,这部开幕大戏的演出团队既非国家级院团,也不是省级院团,而是渭南市秦腔剧团联合澄城县剧团、户县群星剧团两个基层剧团共同打造而成。一直以来,基层文艺院团的发展都相对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市场化背景下,如何有效激发基层院团活力成为各文艺界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

  “对于戏曲发展,我们的艺术总监曾说‘基层兴戏曲才能兴’,因为只有基层院团面对的才是真真正正的老百姓。省级院团和国家院团要想具有这样一种质感的作品,真真正正接地气表演类似受灾群众这样的人物或角色可能还是比较有距离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基层院团演起剧本来更朴实更真切更动人,更接地气的原因” 谢艳春如是说。

  此外,采访的过程中,谢艳春还向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透露,接下来《家园》还将在全国进行剧目巡演。

  相关链接: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自1987年创办至今,中国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十一艺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12个市共同举办,以西安市为主会场。十一艺节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

  十一艺节于10月15日在延安市延安大剧院开幕,将于10月31日在西安市陕西宾馆闭幕,推出艺术赛事、对外交流、文化交易、展览展示、惠民演出五大板块10个项目、20多项活动,31个省(市、区)将分别组织代表团前来观摩和参加展演等各项活动。期间,将演出70余台来自全国的专业舞台艺术精品剧目、80个全国群众文化领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门类的优秀文艺作品。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