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天:文化是未来新财富的主要构成

2016-09-14 09: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特约专家、华章东信文化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彭中天日前就投资、文化基金、财富、文交所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本文特整理以飨读者,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彭中天

  成功投资的八个要素

  来了几个做投资的乡友,话题自然围绕投资展开。我分享了自己的投资心得,众友也介绍了一些经验。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投资需要综合修养。投资是投人也是投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涉及面很广且复杂,没有综合修养很难做出综合判断,这是做一个合格投资人的基本条件;

  二、投资需要专业能力。投资是一门专业,前人总结了很多方法和判断标准,都是花了学费的血淋淋教训,学好了可以不必再走一遍,降低风险,少犯常识性错误;

  三、投资需要一点运气。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你一切都按部就班,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天不帮你也是枉然,遇突发事件或天灾人祸造成投资失误的比比皆是,只能说是点背;

  四、投资需要独特眼光。这可称之为灵气或商感,是相当感性的,只要满足几个基本判断就果断下手毫不犹豫;

  五、投资需要逆向思维。这往往成就大家,投资就是赚差价,高抛低吸谁都知道,但受人性基本面的影响又有几人做得到。这需要高出常人的意志和定力,属于极品级人物;

  六、投资需要产业情怀。投资人掌握了资本,如果只为了赚钱充其量是个职业投资人,我心中的投资家需要具有产业情怀和文化理想,是用资本的力量去改变传统的陋习、优化商业模式、弘扬价值观;

  七、投资需要道德底线。这点无须展开,投资是求财不能害命,可以取卵但不能杀鸡。既便是巧取豪夺也要给人留下起码的尊严。自己不心安,有钱也不快乐。

  八、投资需要趋势判断。这是既简单又复杂且成功率较高的投资行为,凭的是战略判断与经验积累,是高于理性的感性。例如政策利好不断,股市爆涨时你还需要分析吗?工业发展、能源紧缺,拿煤矿还需要犹豫吗?就如当年美国风投大胆追投马云、李彦宏一样,模式照搬、技术平移,赌的就是中国市场。道理很简单,美国的昨天就是中国的今天,而中国的今天必定是印度的明天!

  什么是好的文化基金?

  时下各类文化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眼花缭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我眼中普遍存在文化金融两张皮的现象,绝大多数是金融思维、纯基金逻辑;少量是文化人搞的偏文化布局,但缺产业思考和金融元素。总之,能把文化、产业、金融、人才四要素跨界融合好的基金如凤毛麟角;能把投、融、管、退四环节设计精到并令人叫绝的好基金也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基金设计者只有金融+或文化+的片面思维,而不是(金融+文化)X产业的跨界思维。

  我认为,一个好的文化基金至少要具备以下要素:战略定位、指导思想、业务逻辑、自洽体系、行业特点、自我特色、整合能力、跨界思维、增信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风控机制、分配机制、退出机制等。纯属一孔之见,欢迎对号入座!

  货币与文化

  货币是代表国家主权和信用的特殊商品,是体现购买能力的价值符号,是可兑换且通用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顾名思义就是货和币的关系,是一种对价、对应和兑换的关系。过去币的发行是以黄金贮备为基础的;后来放松了是和GDP挂钩,再后来以美国为代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透支国家信用一再超发。币是可以超发的,因为有沉淀、有购买时间差,还有损耗,但要控制比例,否则一旦遭遇挤兑,国家信用就会破产。

  政府为了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促进消费而预支国家信用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问题的关键是发出去的币是要用货换回来的,光靠黄金、商品、土地等物化价值是有限的,所以扩大到文化价值、虚拟价值及服务价值等就不断纳入货的概念,即所谓发现新财富。其实就是国家要不断找到百姓愿意消费的“货”去换回百姓手中持有的币,以维护国家信用,防止通货膨胀。文化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其体量与消费空间都足够大,一定是未来新财富的主要构成,也是国家继股市、楼市之后可以形成的第三个货币回收池!

  新财富  

  追求财富是人类天性,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不断发现、创造新财富的历史,也是围绕财富不断分配、掠夺乃至战争的历史。什么是财富?我理解的财富其实就是在一定人群中对特定价值符号的共同认知。

  世界既然由物质与精神构成,财富也一定由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组成。对当代而言:财富是一个不断泛化和刷新的过程。对人类而言:物质财富是基础但有限;精神财富是享受且无限。财富的本质是价值占有,特性是可用货币衡量并可流通,作用是回收货币。所以发现新财富需要建立一套自洽体系和价值体系,并有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法律作为保障。例如产权概念、登记制度、定价原理、对价基础、流通平台、封闭系统、交易对手、中介服务、风险控制、退出机制等等。其目的就是通过创造公开性、流动性和保障性形成一定范围的价值认同。

  股市如此(产权清晰、立法保障、大众参与、商业民主、估值体系、溢出效应、进入方便、退出灵活---既彰显了企业价值又形成巨大资金池),房市如此(产权证、招拍挂、可继承、可抵押、企业贷、上规模、个人贷、促消费----既变现了土地价值又回收了大量货币),文市也一定如此!发现带有文化属性的精神新财富去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并为国家回收超发货币是文交所的历史使命,亦是我辈责任!

  文交所新悟

  文交所作为新生事物经过近八年的发展已呈燎原之势。尽管业界尚有争议,但她的存在与积极意义巳为大众所接受却是不争的事实。回顾历史有三件事值得回味:

  一是概念提出之初,上至国家下到各地政府纷纷热捧,先后挂牌上百家,可见政府之态度;

  二是天津文交所的份额化受到民众追捧,一时间一卡难求,说明百姓缺乏投资渠道及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三是以南京文交所为代表的邮币卡系列产品一经推出便被各地仿效,风靡全国,参与人群从千万级直奔亿级。须知邮币卡只是文矿之一角,可见文化市场之广阔。但必须指出:风险已经显现,管理亟待规范!

  我个人认为公开性、小标的、电子盘的特性要保留并完善,大众化、专精特、敢创新的方向要坚持。对现有模式要提升改进。比如文交所要与庄家在风险管控上达成共识控制上限,要小步快跑让风险流动,要由物权向版权、原料向创意产品转变。要把大众消费、产业拉动和收益权结合起来,不能只炒价格。总之,只有做到“共识一识、共美一美、规范管理、风险可控、基础共享、协同创新、严格自律、特色发展”,文交所才有未来。

  话说风险

  从字面上理解,有风才有险。这说明险主要由外因决定,在动态中产生。险是矛盾的集中,呈即将爆发状态。对待风险一讲防范,二讲化解。故有了风控说与流动说。我个人认为风控确有必要,但非万能。因为风险主要来自外部因素的变化,让你防不胜防,想制订一套所谓的风控措施,以不变应万变是不可能的,想一包药治好所有的病更是痴人说梦。

  我是坚定的流动支持派,风险既然是变化的矛盾体,就一定是变化中予以解决。而让风险在控制中流动起来是最佳的办法。如果把一块燃烧的木炭比做风险,任何人用手捂住(控制)的结果只能是把手烫伤。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改变游戏规则,让人围成圈,我们玩击鼓传花。把花换成燃烧的炭,只要鼓点快一点,几圈下来,炭就自然冷却了,而参与游戏的人也都不会烫伤。这就是通过流动化解风险的典型案例!所谓的流水不腐、以时间换空间。其实这两种学说恰恰体现了管理的精髓。前者是管、是堵,运用的是特权;后者是理、是疏,展现的是智慧。管可管一时,理才长治久安!

查看作者的更多观点>>>>>>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