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新作《黄山映象》开演 助力黄山文化旅游升级

2016-08-31 09: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黄山8月31日讯(记者 魏金金)“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比翼双飞在人间。”伴随着经典纯正的黄梅戏唱腔,杨丽萍新作《黄山映象之“天仙配”》8月30日在黄山汤口镇国际大舞台成功开演。 

  据了解,该剧以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贯穿全剧,融黄梅戏唱段、杂技、武术、现代舞为一体,在充分运用新媒体舞台视觉效果的基础上,融入黄山美景和徽州文化精髓,将传统故事与现代光影进行整合重构,用穿越的手法,呈现男女主人公坚贞不渝的爱情。据悉,新媒体情景剧《黄山映象》是杨丽萍继舞蹈剧场《十面埋伏》之后另一部跨界之作。开演后,从今年9月份开始,《黄山映象》将于每晚19:30在黄山国际大舞台进行长期定点演出。需要强调的是,这也是云南文化在省外开拓的第一个定点演出剧目。 

  精品创作背后

  新人予以厚望 

  杨丽萍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从小就非常喜欢黄梅戏,尤其是严凤英版的《天仙配》,几乎所有唱段她都熟悉。在《黄山映象》的创作过程中,从整体结构到每一个情景、每一个演出细节,她都亲自编排、把控,并亲自操刀全剧的灯光设计。杨丽萍谈到,希望通过一种传统国画水墨写意的方式,用一种符合当下人们审美的方式,借助新媒体的视听语言将本土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巧妙呈现黄梅戏的文化与精髓。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德国多媒体艺术家Friedrich Weiss“纪实交互影像”所营造出的视觉观赏效果,如梦如幻,堪称视觉盛宴。 

纪实交互影像如梦似影 

  但一部舞蹈精品创作成功的背后,除了内容题材与表现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则是通过舞台演出的方式力推更多的新人,“参与演出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或是杂技团的尖子演员,作为前辈,我们一定要给他们机会。可能现在他们还不成熟,但只要给他们时间,坚持下去一定会放光的”杨丽萍如是说。 

  目的地定点演出

  填补夜间文化消费空白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2015年,单就黄山旅游进山游客就达318.28万人次,同比增加21.17万人。而作为依托山岳型景区的黄山市,每年其年轻游客占比份额都可谓举足轻重。但截止目前为止,黄山市本土除了《宏村 阿菊》、《徽韵》之外,缺乏足够丰富的夜间文化娱乐消费活动。适时提供满足当地游客的夜间文化旅游消费产品,无疑成为促进地方“夜间经济”建设的良好切口。此前也曾有旅客多次提出,希望黄山的旅游产品不要单纯停留在“大呼隆”层次,要体现个性化甚至是定制式。 

舞剧现场 

  鉴于此,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焱武谈到,希望这部新媒体舞台剧,可以在充分借助黄山市汤口镇区位交通优势的同时,一方面有效填补地方夜间娱乐文化消费空缺,另一方面推动宣传黄山文化,并为今后开拓演艺模式异地复制打下基础。未来,“观黄山奇景、品徽菜美味、看《黄山映象》”的旅游链,也或将进一步促进黄山风景区旅游、文化的持续发展。 

  传统文化时尚表达

  创新旅游演艺开发模式 

  中演工委副会长,中国旅游演艺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内资深旅游演艺运营经理人崔兴亮在看过《黄山映象》之后坦言,该剧无论是从表演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亦或是当下旅游演艺模式的创新,都有着很大的突破。首先从表演形式上看,采用影视化的方式来进行故事情节叙述在国内同类型的剧院演出当中尚属特例,“改变传统的旁白解说和字幕解说的方式,每一幕采用剧中关键人物出场拍戏的形式以吟唱黄梅戏出场,实为点睛之笔”。在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方面,包括演员的服装、道具、舞台设计、灯光舞美等在内饱含时尚与穿越的元素,充分满足了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文化需求,“巧妙利用舞台斜度来进行立体化的视觉效果呈现,现场冲击力很强。除此之外,扬琴、二胡、鼓、笛子等传统民乐与现代打击乐器的混搭碰撞,堪称古典与现代激烈交融”。 

  最后在旅游演艺模式方面,崔兴亮认为,以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为代表的目的地驻场演出作品,开创了“巡演+驻演”的旅游演艺开发模式,这不仅能够从源头上锁定观众群体,在相当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大制作、大投入、大模式”等业内贯见弊病。“作为黄山门户,汤口镇附近有这么多的游客,《黄山映象》不仅解决了游客‘白天爬山 晚上睡觉’的问题,也使得当地的旅游文化消费变得更加多元,对于调整黄山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文化旅游品牌,丰富当地夜生活,拉动旅游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 

  聚焦非遗人才培养

  “旅游演艺+”或提升非遗市场价值 

  众所周知,旅游演艺市场发展的关键点就是人才。在《黄山映象》中,无论是杂技还是地方剧种黄梅戏,这两种非遗一方面因其稀缺性的内容组合而备受关注,另一方面却又同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源与人才培养的年龄断层,甚至包括演员未来去向等问题也日渐冲击着原本光鲜夺目的舞台。据悉,为了振兴传统戏曲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戏曲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及人才培养基地。此前为推动中国杂技艺术繁荣发展,文化部曾专门制定杂技艺术振兴计划,提出要创作更多融音乐、舞蹈、戏剧等其他舞台姊妹艺术手段为一体的、既有掌声也有笑声的综合性杂技剧(节)目。 

舞剧表演现场 

  一手建造黄山国际大剧院的黄山印象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淮泗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该剧将“二黄”(黄山、黄梅戏)结合起来在展现徽文化的同时,积极对外推广黄梅戏,“作为地方戏,现在听黄梅戏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现在和安庆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黄山学院都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希望借助杨老师的品牌打造,为以后培养更多的专业艺术人才”。用现场观众的话来形容就是“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此外,江淮泗还透露,今后也有可能在省内其他地方复制这种旅游演艺模式。 

  参与本剧制作的河南省杂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其集团下属的濮阳杂技艺术学校就是一所以杂技专业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学校。此前,该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 、“河南省杂技艺术教育基地”,截止目前为止,该校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杂技人才培训基地。10多年来,借助30多个杂技团体“以团代校”的实践培养,先后培养和输出各类杂技人才2000余人。 

  以情景剧《印象武隆》的川江号子为例,崔兴亮认为,非遗借助旅游演艺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梅戏,喜欢中国杂技和武术等传统文化,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义也尤为深远。 

  重庆市文化委非遗处处长王发荣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市场的非遗文化项目,从来不缺少人继承。像民歌、民间舞蹈这类非遗项目要更好地传承,就必须想办法让它们与市场结合”。可以说,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活化载体,预计今后“旅游演艺+”非遗的形式也将不断提升非遗的市场价值,并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