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观察:一曲《百鸟朝凤》 中国文艺片的出路在哪里?

2016-05-21 09: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百鸟朝凤》海报 图片源自网络

  一部反映唢呐匠的影片《百鸟朝凤》成了最近的热门话题。有数据显示,《百鸟朝凤》5月6日首映,当日票房收入仅为27.7万元,排片占比2%,每场放映平均只有3人观看。截至5月12日当天,《百鸟朝凤》上映6日,累积票房只有322万元。5月12日,随着“制片人方励跪求电影院线经理排片”事件的发酵,该片从5月13日1.1%的排片,53万票房徒升到5月14日4.4%的排片,953万票房,周日的排片更是达到了7.5%,1296万票房。截止到5月20日,该片票房已经突破了5000万。

  且不论方励下跪是否合适,但看《百鸟朝凤》的艺术、美学价值,社会、思想价值,绝对不能仅仅是票房层面、市场层面所能体现的。《百鸟朝凤》作为一部文艺片,在目前中国电影的生态中,与电影中的唢呐匠在农村红白事市场是一样的命运。文艺片思想性强,往往是穿透人心的,但不管是从制作的资金筹措,还是渠道院线,是无法获得支持的。

  一个朋友回忆起八九十年代拍电影情景时,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那时候的电影人是把电影当作品拍,观众也是把电影当作品看。现在则彻彻底底是娱乐产品的天下了。所以,大荧幕上《百鸟朝凤》显得倔强而不合时宜,方励及一众电影人为它的呼求则是如此寂寞悲凉,正应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文,无论你情愿不情愿,一个时代也已终结。”

  文艺电影真的落寞了吗?

  导演吴天明,山西人,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曾经在80年执导了一系列的优秀影片,《老井》、《变脸》、《人生》等出自其手,创造了西部电影的辉煌。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曾经与吴天明导演有过几次深度交流,在他看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部电影的崛起和辉煌离开吴天明先生是无法想象的。”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有与生俱来的现代性、开放性、包容性,吴天明先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成功和辉煌自然也包含了他对于电影现代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理解和认知。

  时隔30多年,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商业大片轮番上阵,荧幕数从2005年的2675块,到2014年的2.36万块,电影影院从2005年1243家到2014年5598家。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40亿元。

  当我们在谈论《百鸟朝凤》时,同期上映的美国大片《美国队长3》已经轻松突破了10亿票房。“如果我们的主阵地、主战场都拱手让给美国好莱坞电影,那么差异化、多样化的电影市场体系也无从谈起,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饶曙光说。

  让一部偏小众的文艺片去抗衡美国好莱坞电影,结局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在对中国电影进行观察时,认识和评价一定要坚持辩证的思维和态度,不能陷入道德化,情绪化的泥潭,以一个极端掩盖另一个极端。

  业内人士预测,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将突破600亿元,在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国电影产业一路狂奔之后,我们需要冷静地想想,我们的电影结构是否合理?我们是否有足够多的类型影片来支撑不同层次的人群?

  2000-2014年华语部分获奖影片国内票房

  细看2015年国产电影内容类型,目前占据市场的依然是奇幻、喜剧、青春、动漫这些类型的影片,文艺片仍然举步维艰。

  文艺电影怎么了?

  观点一:中国文艺片表现的过于私人化。钟惦棐先生早就指出:电影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问题。从市场来看,现在观众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娱乐,而文艺片需要静心欣赏。快节奏生活使人们很难静下来思考文艺片里的种种现象。电影成了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

  观点二:中国电影影院发行体制是一个大众发行的市场安排。目前,中国有40多条院线,在数字拷贝的时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热门的大片会在不同地区同一时期上映,没有首轮放映地区和次轮放映地区之分,也就没有了所谓“间歇期”,也就没有了文艺片的发行空间。当地市场的需求已经被大片消耗了大部分。即使在淡季旺季,也会有一些商业影片压阵,院线经理在市场的压力下,自然会为这些大众电影让路、排片。一些少厅的影院里更是如此。

  观点三: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二三线城市电影影院数量的增加,屏幕数量的增长,这些也催生了中国电影的“小镇青年”现象。“小镇青年”,实际上说的是那些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包括广大县级城市在内的青年观影群体,这个群体的基本特征明显有别于一二线城市中人数有限但年龄段多样化的电影观众。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值得商榷。

  观点四:文艺片企求像商业类型片那样的高票房其实也是一个误区,甚至有点像是“张飞杀岳飞”。文艺片有自身的本质规定性就是偏小众的,与本质规定性偏大众的商业类型片有不同的艺术定位,艺术诉求。文艺片票房偏低有着市场容量小、观影人群少的天然缺陷,但宣传力度不够、发行公司实力太弱、缺乏明星等,也会让获奖文艺片票房相当之惨淡。

  电影有自己的规律,创作的时候是作品,创作结束之后是产品,送到院线是商品。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态度去面对,才是成熟从业者该有的态度。相对于无法言明的情怀,商业其实很简单、直接和理性,你能满足消费者什么需求,消费者用购买力回答你。在商业诉求和艺术价值面前,我们需要明白我们要的是什么?

  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整体性存在的问题在更深层次意义上折射的是整个中国社会的问题,不能完全责怪电影本身,包括电影创作者,电影观众。但是,貌似中国电影人不该那么心安理得,中国电影观众也不该那么心安理得。一个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的中国,如果不能容纳几部像《百鸟朝凤》那样的影片,如何能够赢得他者的尊重和敬畏?《百鸟朝凤》真的让中国电影人有点情何以堪!

  中国文艺片的出路在哪里?

  也许,我们应该加强品牌建设,导演或者制作公司通过品牌建设增强影响力。通过品牌增强文艺电影受众黏性。

  以前常说,酒好不怕巷子深,优秀的文化作品是有市场的,现在需要重新审视这个观点。品牌建立起来了吗?目标受众培养起来了吗?影院做好准备了吗?我们不仅要满足消费,还要引导消费。

  文艺片要有好的票房,需要影迷群体的形成。而培养起足够的文艺片观影群体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下中国主流观众群主要集中在20岁到40岁之间,电影的类型需求比较窄。十年、二十年后,随着现在的主流影迷群体年龄增大,观众群体将会细分,不同的电影类型也会细分,找到各自的生存空间。

  也许,随着电影银幕数量的增加,开辟小众电影特色院线渠道或许有了可能。在这个崇尚IP的时代下,中国电影市场被资本和渠道统治了内容,观众想看什么,我们做什么?商业院线渠道的逐利性除非政府强势介入,不可能成为文艺片的救世主。

  这几年,饶曙光一直呼吁差异化中国电影市场体系建设。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也是中国电影整体性生态优化,保障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都能够有效最大层面的对接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最大层面的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全方位推进电影文化体系建设,引导观众欣赏,改善观众素质,培育能够欣赏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电影的观众群体尤其是高端观众群体。

  也许,从整体上看,中国电影整体性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或者说成长阶段,扩大规模并且有效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依然是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愿意进电影院看文艺片的观众群体数量相对偏少,短时期内也无法彻底改变。

  “但我们要理性、清醒的认识到,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需要满足更大观众群体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情感需求。同时,电影市场主渠道必须是满足大众性的文化需求而不是小众性的文化需求。也就是说,主流商业院线是主渠道,差异化,多样化是有效的补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为吴天明先生的《百鸟朝凤》取得四千万票房欢呼雀跃的时候,《美国队长3》轻轻松松超越十亿票房。我们固然要尽一切可能为文艺片创造差异化,多样化的市场出口,但我们需要更多可以获得高票房的电影去抗衡,抵御好莱坞电影,有效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须知,一切好莱坞都不是纸老虎。”饶曙光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中国经济网记者 成琪)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