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凝聚侨心侨力(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6月27日 07:00

 

    广东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中新社发杞墨摄

    中国今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有望在本月二十七日通过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投票,从而成为中国第三十四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黄继烨今天表示,“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遗”将极大凝聚侨心侨力。

    开平碉楼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文化内涵。碉楼最早在清末时期建造,一九四八年后,就再没有出现这种建筑了。如果不是当时的那种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社会因素,不可能出现这种建筑。这种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生动地记载着如今遍布全球的华侨群体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曲折的演变过程,也保存着美洲、欧洲、大洋州和其他地区、民族与国家的重要历史信息和文化印痕。开平碉楼与村落表现为中国乡村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建筑、规划、土地利用和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一种完美的结合和独特范例。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还极大地凝聚了人心、侨心。黄继烨表示,过去有些开平华侨不知道他们祖先的碉楼会给后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申遗”让广大华侨看到了碉楼的意义和价值,他们非常热情,主动捐款捐文物表示支持。

    黄继烨说,有些碉楼自从一九四九年后到现在就没有打开过,直到申报期间才打开。“碉楼里面的物件都原封不动地摆放在那里。华侨自然而然产生一种自豪感,产生一种对国家的向心力。多少年不回来的华侨,现在都回来了。”

    据了解,开平是著名侨乡,在全世界六十七个国家有七十五万开平侨胞。“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遗”在海外侨社尤其是开平侨胞中引起强烈反响。加拿大的一些侨领要求加拿大政府官员签字,支持华侨文化遗产的申报。很多华侨主动将碉楼交给政府托管。他们也积极捐款捐文物支持申遗。最高的一笔捐款达到一百万人民币。有的华侨还私人出资举办碉楼与华侨文化论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