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的秘密 "南海一号"打捞将揭6大历史谜团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快讯 > 正文
 
800年的秘密 "南海一号"打捞将揭6大历史谜团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5月20日 08:44
    800多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远洋商船在南中国海沉没。800年后的今天,这艘被称为“南海Ⅰ号”的古沉船被中外专家考证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5月17日,随着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井下水,“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南海Ⅰ号”上

    的文物数量在6-8万件,巨大的考古价值蕴含在一个个历史谜团中。

    谜团1 “南海Ⅰ号”为何沉没?

    目前,有考古专家根据探摸阶段掌握的信息判断,“南海Ⅰ号”沉没原因可能与海上风浪有关。“由于船体没有发生大规模断裂,不大可能是因碰撞而沉没。而‘南海Ⅰ号’沉没的海域一直是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区域,沉没很有可能是因为遭遇巨大风浪”。

    也有专家提出:“南海Ⅰ号”是不是因超载而沉没?考古人员对“南海Ⅰ号”前期探摸时,发现了一块体积巨大的凝结物,其中有一定数量的铁器。从目前情况看,“南海Ⅰ号”上不仅可能载有大量瓷器,还有一批铁锅等铁器,此外还出水了一些金器首饰及木器。

    专家推测,如果遭遇风浪,“南海Ⅰ号”沉没海底的状态应该是翻倾;如果是触礁沉没,很有可能船头或船尾先插向海底。但是,从“南海Ⅰ号”沉没的状态看,甲板几乎与海平面平行。为何古船会平平地沉没?有专家认为,超载可能是原因之一。

    也有专家对此猜想表示质疑:“南海Ⅰ号”长30.4米、宽9.8米,相当于宋代一艘100吨-200吨左右载重的船。载重量这么大,不大可能因为大量铁器、瓷器而沉没。专家认为,“南海Ⅰ号”究竟因为什么沉没,要等整船文物出水后计算一下总重量才能见分晓。

    谜团2 始发港是哪里?

    “南海Ⅰ号”的始发港是哪里?这是考古专家亟待破解的一个问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说,“南海Ⅰ号”沉没时船头朝向是西南240度,沉没朝向与当年的航向大致一样,“照这个朝向看,‘南海Ⅰ号’不是从国外驶入中国,而是从中国驶出,最新的研究显示,‘南海Ⅰ号’可能是驶向西亚或中东地区。”魏峻说,目前还没有任何信息显示“南海Ⅰ号”是从广东驶出,从船上已经出水的文物看,还没有一件属于广东地区的。

    一些专家根据船载货物推断,“南海Ⅰ号”自泉州港及其以北方向出发的可能性较大。“南海Ⅰ号”出水了很多瓷器,其中就有福建德化窑和磁灶窑的瓷器,还有很多是浙江龙泉窑的。中山大学历史系宋代史专家曹家启教授分析,史料中曾有记载,当时中国商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发自泉州及其以北港口。
 
来源:新民晚报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