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汉服热背后:"着汉服的成人节"是游戏还是作秀?(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23日 08:00

    笔者注意到,媒体在报道中用了“庄严”一词。可笔者从配发的插图中,却丝毫发现不了庄严的气氛,甚至有一种游戏和作秀的感觉。且不说从操练到正式举行仪式,学生要浪费多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单那一次性的汉服费用就是学生家庭不薄的开支。
    
    一个人从少年步入青年,举行加冠仪式,意味着其长大成熟,表明其多了一份社会责任,这本无可非议。九十年代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提倡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然这种仪式非要着汉服就能增强责任感,甚至是弘扬传统文化,显然风牛风不相及。记得五六十年代,我们身着补钉套补钉的衣服举行各种宣誓仪式,同样有一种崇高的激情在心中荡漾,一种伟大的理想在心中根植,那种自豪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汉服曾经是我们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装,也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继承传统文化,并非就是要将古人的一切习俗全部照搬下来,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换言之,就是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底蕴,并非穿一次汉代长袍、戴一次汉代帽子、行一个汉代礼仪,就是弘扬了传统文化。其实,这种观点只是对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一种误读,也可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复古而已,没有半点实际意义。
    
    据说,提议穿汉服举行成人仪式的是一位大学生,她在给市长的信中说,中国传统的成人仪式,能唤醒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强化他们的成人意识。于是,在市长的批示下建议很快便转化为了一种行动。那么,作为为公共服务的一级政府,倡导学生穿汉服到底是理性行政还是出现了行政偏差,在此不言而喻。
    
    社会的发展,人的追求、爱好和情趣都呈现出了多元化。因而,有人喜汉服,有人爱唐装,有人披洋装,这是各人的自由,借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强迫别人着汉服,仅仅只是一种游戏而已。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