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让章子怡"狂奔":中国文化的门面不能都由孔夫子扛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18日 17:32
    近几天,张颐武的一句话成为媒体和网络的热点,“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更有效果。”媒体和网络的强烈反应,唾沫星子和棍棒横飞,焦点并不在于张颐武这句话有没有道理,而是在于这句话的后半句——张颐武竟然敢将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并且隐然抬高章子怡的地位!

    孔子,本名丘,字仲尼,俗称孔老二(不知道孔老大是谁),从过政,办过学,旅行过很多地方,威风过,也狼狈过,“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这句话最初就是形容孔子的。在他死后500年,由于徒子徒孙繁殖能力很强,盛名日益显赫。每隔300年,头上的帽子就加一顶,一顶比一顶高。最后不仅变成了政府系统的文宣王,而且变成了宗教和道德系统的“大正至圣先师”,成了圣人,只能看,只能拜,只能供奉和称颂,不能摸——不仅阿Q摸不得,就是小D也摸不得,因为赵太爷和他们家的狗叫得很凶。

    “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然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反皇帝易,反孔子难。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如何把孔子拉下马的历史。孔子从圣人变成凡人、孔子的学说由宗教变成文化、孔子的门徒由独裁者变成思想者,不过一百年。21世纪的肇始,中国却弥漫着把孔子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气氛,从各种尊孔的仪式,到儒教的沉渣泛起,从小学生读经运动,到大学生的成人礼。

    历史上的尊孔,建立在“唯我独尊”的骄傲心理之上。当下的群众运动,则是建立在如何“自我认同”的焦虑心理之上。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文化身在何方?说到文化,国人一向很骄傲,“我们以前也阔过”。这个“阔”的代表,就是孔子。而要证明中国如今依然“阔”,一部分人所能够挖掘、想象的模式,依然是孔子谱系。孔子成为“时间粘合剂”,将三千年来中国文化的脸摞成一张千层饼,最下面一张的面孔与最上面一张没有二样,都是苦大仇深、深刻到满脸褶子。

    然而,当下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中国文化,百花齐放,三教九流,贤愚不肖,既不需要孔子扛大旗,更不要扛着孔子当大旗。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不再是“一览众山小”的“至圣先师”,而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泯然众人矣。在中国文化这个概念之下,孔子既不比“老庄孙子”高明,也不比张艺谋、章子怡高贵。而在输出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孔子要退避三舍,让开道路,让章子怡在红地毯上撒着脚丫子狂奔。

    早在1593年,利玛窦就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引入西方。在接下来的400年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了各国文字。400年来,孔子在外国的形象已经家喻户晓并且定型。姜是老的辣,但老姜在锅里熬了四百年,干瘪无味,面目可憎。当下的中国,出口文化,不能够依旧是历四百年而不变的“老三篇”(老子、孔子、庄子),既需要换汤,也需要换药。

    世界其他国家认识中国的欲望,并不在于中国曾经“阔”过,而是在于现今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地位。中国距离孔子王朝越来越远。他们想了解的中国,不是孔子统治的王朝,而是当下的时代。他们了解中国的企图,不是找一个泥塑木雕来膜拜,而是有着实际的效用。这其中,既有完善自己的“全球化知识”等因素,也有如何做生意等实利。因而,较之以孔子的那张老脸,花枝招展、娇媚婀娜的当代中国的文化符号章子怡,毫无疑问更有吸引力,也更符合实际。

    作出文化输出的中国一方来说,几百年来如果一直靠孔子的老脸撑门面,也实在寒酸,说明了中国文化更新和创造能力的丧失,中国文化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而企图在当下中国重现孔子王朝的辉煌,再次一统江湖千秋万代,则会造成一种假象,给“开放而且现代”的中国形象蒙上阴影。

    落到现实层面,单就个人形象来说。据《春秋演孔图》描述,孔子“身长十尺,海口尼首,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昌颜,均颐辅喉,(齿并)齿龙形,龟脊龙掌,胼协修肱……”典型的恐龙。如今是21世纪,全世界人们最近一次喜欢看恐龙,还是上世纪的电影《侏罗纪公园》,当时他们还喜欢中国的巩俐。今天,巩俐已被章子怡取代,而如果硬要把孔子拉出来——想象一下,恐龙般的孔子从3000年前的坟墓里爬出来,充当中国形象的代言人,可以拍摄成一部怎样惊心动魄的恐怖片。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