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本土传统文化回归? 还是"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4月12日 07:40
陈怡
    今天,甘肃天水市首次“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在传说中的“女娲故里”秦安举办。而就在几天前,河北省涉县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当地已投资三亿多元人民币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并邀请学者进行相关研究。类似的文化资源属地“撞车”现象在最近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以及“寻根”、“祭祖”等活动中屡见不鲜。这是本土传统文化回归的征兆,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表现?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组专家陈勤建认为,神话、传说在地域间的流动性及其留下的物质和风俗痕迹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在汉族和白族中都有流传。但人物的身份和故事情节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而有不同。这符合文化传播与认同的普遍规律,不应该轻易否定。但如果一个地区在接受了一种外来的文化后,就唯我独尊,排斥其他地区保留该文化的传统和贡献,这就违反了神话、传说作为民族记忆的基本特征和传播规律,也违背了科学。

    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近年来国内“文化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陈明则表示,现阶段日益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意味着一种“仓廪实而知礼仪”的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建立。现在的很多活动不那么纯粹,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条件下可以理解,纪念性的活动努力寻找与当下时代的衔接点也很正常。但如果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对原本属于全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地区性垄断,就在“经济唱戏”之后,将文化边缘化了。比如今年4月2日,浙江开放修复扩建后的大禹陵守陵村供游人参观等,事实上是把一种原来祭祀文化中的神圣性破坏了。

    曾有艺术家用“守陵人”与“盗墓者”来隐喻极端文化保守主义者和欺世盗名的“遗产守护人”。而当下,地区性“守陵”将文化资源“盗”为己有的合法性也正遭到质疑。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