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06首页 > 首页右侧 > 视点聚焦 > 正文
 
武汉大学樱花被扯入“国耻”之争 是花是耻?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4月07日 07:24
李鹏翔 朱梓烨

    保留樱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

    “樱花有什么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樱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好看,我们就能去欣赏。更何况,我们国家也是樱花原产地之一,而且现在我们看到的樱花已经不是当年侵略的残留物,而是中日友好的见证。”对于网上出现的争论,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徐同学言至于此,甚至有些“气愤”。另一位田同学说:“勿忘国耻并不错,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强大自己,而并不是失去理智地指责无辜的植物。”武汉大学校史研究会创始人吴骁说,对于武大樱花的争论早已有之。早在1947年3月武大师生迎来了回归武昌后首次樱花盛开的时候,面对争论,当时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镜澄教授便对自己的学生说:“这本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不过现在,日本人被打败了,这几株樱树反而成了战利品,成为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

    吴骁说,近年来,武汉大学还在樱花节期间竖起“武汉大学樱花简介”的指示牌,向观光者讲述着那段永难磨灭的历史,正是最好的爱国教育。去年的樱花大道上,还有一些年青人穿梭于赏樱人流之间,散发“勿忘国耻”的传单。

    武汉大学社会学专家周运清教授指出,对于武汉大学樱花的问题一定要从历史的眼光看,着眼于长远。美丽的樱花是全人类的财富,草木是无辜的,不能给它们“贴标签”、“戴帽子”。现在的樱花是历史上经历多次种植形成的,要了解历史,国与国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目前虽然中日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但我们更要从长远考虑,立足于我们自身的发展才是关键。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