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馆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

2021年11月16日 09: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改英

  原标题:村史馆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子

    建设村史馆是弘扬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留住乡愁记忆、推动乡村振兴“凝心聚魂”的一项重要内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抢抓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机遇,把村史馆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提升乡风文明为目的,以全域推进为手段,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分类施策,快速建设,用时48天建成889处村史馆。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观众络绎不绝,村史馆已经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阵地。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执行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6月24日,聊城市委书记孙爱军到莘县调研时指出,要传承好乡村文化,建设村史馆,搜集和整理一些老照片、老物件等历史资料,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讲好乡村故事。莘县迅速行动,坚持“科学谋划、群众自愿、分类实施、建管并重”的思路,把村史馆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推进乡村振兴十二大行动体系,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讲政治、敢担当,全力以赴推进村史馆建设。6月底,莘县县委宣传部组织相关部门到菏泽单县等地学习,对县内实地情况进行摸底、安排部署、及时调度、现场督导,各镇(街道)全力以赴抓落实、抓推进,多点突破,成效明显。截至8月底,在全县878个行政村以及11个自然村建成了889个村史馆。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方案。莘县成立了由县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组织,相继召开镇街党委(工委)书记座谈会、全县宣传委员座谈会、基层文化和旅游工作推进会,整合多方力量,制定落实措施,统筹推进村史馆建设。科学规划布局。通过交流学习、专题调研等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村庄规划、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基础、民俗风情等因素,按照辐射半径1.5公里和每千人覆盖1处的基准,精准规划村史馆建设数量和布局。规范标准内容。坚持规范标准与突出特色相统一,制定了《村史馆建设实施方案》,对场地面积、馆体结构、布展内容等作了规范;突出村庄特色主题,充分挖掘村庄文化、产业等资源,通过实物、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立体还原乡村历史记忆。健全推进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成立村史馆建设、管理、宣传、督导四个工作专班,每天调度进度,闭环推进实施。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将村史馆划分为三类,根据建设进度和建设内容,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分别补助1万元、5000元、3000元,确保场馆建设顺利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利用微信群、村村响等渠道,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建设。广大群众主动捐赠老照片、旧物件,干群一心,携手共建,凝聚了推进场馆建设的强大合力。

  因地因村制宜,分类组织实施。莘县组织镇村干部、专家、群众反复论证,借鉴菏泽单县等地经验,灵活运用租赁、置换等形式,用好闲置房屋、老旧物件,因地制宜建设村史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莘县探索了独具特色的“12345”五步工作法。“1”即围绕一个目标,通过村史馆建设,引导群众弘扬优良民俗家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2”即做到两个结合,坚持把村史馆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与加强和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3”即做到“三不搞”,不搞照搬复制,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强迫命令。“4”即坚持四项原则,因地制宜、突出亮点、服务群众、留住记忆。“5”即“五个一批”分类推进。一是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充分挖掘莘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村史馆。比如徐庄镇纸坊村,以抗战老兵孙战领的住所打造村史馆,将红色故事与村庄历史有机融合;张寨镇苏村利用声光电、视频、图片等方式,通过展示电影《绝地防线》片段,讲述苏村民众团结抗日的故事,真实还原苏村阻击战历史场景。二是依托历史文化渊源建设一批。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乡贤名人等资源,建设一批文化氛围浓厚的村史馆。比如大张家镇孙庄村结合山东琴书艺术家邓九如的故居建设,邀请二胡、戏曲等艺人开展现场文艺表演活动,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三是依托农耕文化印迹建设一批。突出传统农耕文化主题,展现村庄在生产生活上的变迁。比如观城镇西马沟村,分设农耕文化展厅和电影文化展厅,陈列物件多种多样,在方便群众参观的同时还可以播放老电影。四是依托产业发展亮点建设一批。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将产业发展史同村史结合起来,集中展现村民在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程。比如董杜庄镇聚焦农民生产模式变化,通过传统农耕用具展与现代设施蔬菜大棚图片展形成鲜明对比;古云镇文卫社区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中原油田、采油油厂、文卫社区发展史和以“油地一家”为主题的特色社区文化。五是依托村庄面貌变化建设一批。针对合村并居后的农村社区,莘县以建设村史馆为契机重塑生活记忆,推动“思想合村”。比如古云镇瑞云新村,生动还原了合并前四个村庄的村容村貌、工农业生产、文化生活等内容,展示地域人文延续与农村发展变迁;张寨镇将新社区建设与村史馆同步推进,将村委会旧址腾空后建设成为村史馆,新与旧的明显对比,映衬出乡村记忆与农村变革。

  严格使用管理,确保发挥实效。莘县建设村史馆的初衷是传承好乡村文化,留住乡村记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坚持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为了不让村史馆成为“盆景”摆设,莘县在“建好”的基础上,更多是在“用好”上做文章,充分发挥“村史、资政、教化”的作用。一是创新方式,活用阵地。让村史馆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与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建共用,以场馆为文明实践的主阵地,多采用“讲、评、帮、乐、庆”等形式开展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在村史馆里演出等,使之真正成为群众活动的场所。特别是今年,很多场馆开展“村史馆里讲村史”“村史馆里听红色故事”等活动,有的将村史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现场教学,把村史馆作为培育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平台。二是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管理和保护制度,以建设和管理并重为原则,出台《建立村史馆(乡村记忆博物馆)管理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专人负责,压实村“两委”干部管理职责,每个村史馆都明确了一名村干部专人管理;实行标签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物品物件管理台账,对群众捐献的贵重物品物件,以展柜形式做好保存;招募村庄“五老”作为讲解员,充分发挥免费开放服务群众效能,确保正常运转。三是以馆促旅,文旅结合。高标准建好,更要多视角用好,融入全县发展大局。按照推进全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将特色村史馆纳入全县文旅精品旅游规划线路。国庆期间,聊城市惠民旅游大巴来到村史馆,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新鲜感和当地村民的自豪感。莘县还要提升加大宣传、盘活利用能力,探索开展特色文化研学游,促进资源开发和文明乡风双提升,使村史馆成为推荐的窗口、传承记忆的载体、内外连接的纽带和人文旅游的新阵地,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四是宣传推介,讲好故事。9月25日至9月30日,莘县通过“莘县政务”公众号进行了全县“最美村史馆”网络投票,投票数超过250万,浏览量近17万。下一步将根据投票情况和村史馆实际情况,进行最美村史馆的宣传拍摄工作,最大限度将乡音、乡情、历史、民俗和变迁展现出来,讲好乡村故事。

  莘县将传承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为群众留住乡愁、留下记忆,进一步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凝聚奋进力量,以村史馆为平台,全力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村史馆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

2021-11-16 09: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