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家的非遗生产线

2020年10月31日 08:31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吴凡

  丰宁满族自治县是河北省环京津县之一,是满蒙两族的聚居区,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剪纸艺术之乡。

  作为文旅部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的地区,丰宁县依托自身特点,设立了丰宁满族剪纸、滕氏布糊画、铁编灯笼等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传统非遗走进贫困家庭,许多群众通过非遗,实现了足不出户也能致富的愿望。

  10月中旬,河北丰宁坝上草原正是层林尽染的时候。漫山红遍,满载玉米的农用车散落在田间地头,把丰收的喜悦拉回家。村子的院落里,金色的玉米堆成一座座小山,村民们坐在“金山”下,悄悄地做着另一件更挣钱的事情。

  赵淑云的爱人本在北京打工,这几天也赶回来忙秋收。玉米拉上了车,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但赵淑云并不打算去帮忙,她要开始自己的“事业”了。

  原本的电动麻将桌被一张厚布盖住,成为工作的案台,上面堆放着各种原材料和工具。斜阳穿窗而过,赵淑云坐在案台旁,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干这个活就像过去打毛衣一样,一上手就停不下来。”

  这处地方是赵淑云家小卖部的隔间,过去是个棋牌室,现在成了她的工作间。她所忙碌的产品是滕氏布糊画,是丰宁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简单的布料、海绵、胶水等,通过传统非遗手法就会变成一个个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半成品做好后,县里的非遗工坊会把这些收上来再加工,赵淑云可按件数结算劳动收入。

  “农闲的话,1个月能挣1000多元。”村里的书记于正国介绍说,在赵淑云家所在的丰宁县选将营乡偏道子村,370户人家中从事非遗手工制作的有二三十户。工坊进来后,村里的风气在变化,“麻将声少了许多”。

  参与工坊实现就业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妇女,还有少部分是残疾人。

  “自2006年摔断了腿后,这是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今年51岁的戚洪奎介绍说,他去年7月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班,学会了铁编灯笼的制作手艺。今年以来,他照着师傅做好的灯笼,每天编3个小时,已经编了大小灯笼上百个。“这不光是个营生,也让我觉得自己还有价值,精神状态好了许多。”

  相比于一般的扶贫路子,非遗扶贫工坊的特点是就业灵活,村民可以把原材料批量拿回家,预约上门收取成品,不影响农活,劳动强度也不大,尤其适合农村剩余劳动力。

  “大部分情况是村民坐在自家炕上,听着电视就能干。”丰宁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当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累计培训学员8160人次,参与项目的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000~3000元。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施晓娟 )

搬进家的非遗生产线

2020-10-31 08:31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