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以什么目光看待诺贝尔文学奖

2019年10月15日 07: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沈杰群

  这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尘埃落定。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这两个名字并不为国内读者熟知,但也绝不算“爆冷门”。前几年国内媒体对他们的公开介绍,就一度冠以“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这一显眼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环绕奖项揭晓节点前后的舆论风向颇为有趣。许多无关文学本身的信息从各个角落涌现出来,甚至热议风头盖过两位获奖者的讨论,因而惹得一些专业人士批评。但是,我们对于这类信息的杂乱也不必过于痛心疾首。毕竟,这的确是很多人对如何看待诺奖的真实投射:几分对固有“权威”的隐隐迷信、对群体审美的信奉和对严肃文学的困惑……若干种情绪混杂在一起。

  无论每年获奖作家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预期,是否真的“实至名归”,“诺奖时刻”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意义:多多少少能影响到“路人”,哪怕只是记住一个名字,阅读到获奖者的作品,并能意识到在这个时代,深度严肃的思考依然具有价值,尚未被看似百媚千红的热闹取而代之。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时间固定在10月的第二个周四,北京时间当天晚上7点。瑞典学院一直以来都坚持闭门评选诺贝尔文学奖,具体评选过程的细节、当年入围名单向来不会对外公布。

  虽然这种传统摆明了“你们别猜了反正猜不着”,但是奖项揭晓前大家还是不甘寂寞,照着大洲、国籍、语言等标准“找规律”。

  那些博彩公司最懂怎么搞事情,推出一份像模像样的热门选手预测名单。这份并无任何根据的预测,不知为何大家总会信了其合理性,一本正经地“吃瓜”,今年中国女作家残雪还莫名出现在预测名单前置位,被频频拽上微博热搜;而村上春树的“陪跑专业户”人设,又被加固了一层。

  有时候预测真的灵验,但更多时候,瑞典学院的院士们送给全世界读者的是惊喜。他们选择出的“最好的作家”,或许只是你本以为的小众喜好,又或者是你想破脑袋都猜不着的逆天人选。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鲍勃·迪伦,评委会公布的获奖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哪怕你对其“本职”与文学的不适配耿耿于怀,但这种颁奖词也说得通。作为一名流行歌手,鲍勃·迪伦是在公共流行场域继承和发扬了美国的传统文化,其文学造诣获得专业领域认可。虽然他自己也和你一样惊讶,“不明白我的歌到底跟文学有什么关系”。

  2018年获奖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获奖理由是“有着百科全书般的叙述想象力,把横跨界限作为生命的一种形式”。在国内你只能看到两本奥尔加的译作。小说好看而不大众,充满心理学隐喻,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是她笔下最常见的场景。

  很碰巧,我就曾看到一个舞台剧演员在认真翻阅奥尔加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说10年间阅读多次,试图从这本旧书中找一找舞台表演的灵感。

  “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当官网公布2019年获奖者是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彼得·汉德克,我周围最先沸腾起来的是戏剧圈人士,汉德克的作品《骂观众》在国内戏剧界赫赫有名。3年前,他本人就参加过中国的乌镇戏剧节,说自己是一个勉为其难的剧作家,“很好的业余作者”,还特别想得到一件写着“100%业余”的T恤套在身上。“我是一个诗意的散文作家,带着戏剧化倾向,这就是我的天性”。

  如此看来,以后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四即将到来之时,我们看待诺贝尔文学奖的目光,不妨少一点紧张兮兮的“该他了吧”的念想,多些拥抱任何一种可能性的轻松和期待吧。历史上诺奖的确也未能给一些公认的时代作家该有的认可,但也给予了各国读者不错过一些冷门好作品的机会,激励全世界出版行业对严肃文学有所坚持。

  说到底,这个奖项是否存在,作家和读者都该步履不停,写下去,读下去。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今天我们该以什么目光看待诺贝尔文学奖

2019-10-15 07: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