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品牌培育 跨界融合 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2018年12月20日 12:40    来源:南方日报    郭悦

  原标题:“委员议事厅”聚焦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 深圳需要培育更多“文化名片”

  12月16日下午,在深圳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主题为“如何文化,怎样品牌——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路径”的委员议事厅活动成功举办。

  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提出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的目标。今年7月,深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起草工作,在实施《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的基础上,推动深圳文化建设实现新的跃升。

  而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在于品牌的培育。目前在深圳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文化品牌?和国际其他城市相比有哪些差距?应该如何追赶?来自文化界的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文化品牌建设助力深圳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文化品牌和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有什么关系?“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是我们的战略目标的话,那品牌就是战略支撑点。”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尹昌龙认为,品牌是认知度、美誉度的重要标志,当有足够品牌支撑的时候,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才能真正成型。

  细数深圳文化品牌,名字响亮的也有不少:“深圳读书月”“设计之都”“图书馆之城”“创意十二月”……从文化事业看,深圳以45家博物馆、380多个文化广场、623家公共图书馆、240家自助图书馆,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年一万多场文化活动,书香满城。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张岩鼎力推荐“图书馆之城”文化品牌:“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市民终身学习、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2013年‘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被授予广东特色文化品牌,2016年获‘书香岭南’优秀阅读平台奖,是深圳文化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从文化产业看,文博会从深圳起航,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深圳首创“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等崭新模式,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新路。

  “深圳还有一个非常闪亮的国际化标签——设计之都,深圳的室内设计等都代表了中国设计,让世界看见。”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芬设计园创始人封昌红说。除此之外,“创客之城”的标签让这座城市里充满创新的味道。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史志办公室巡视员、深圳方志馆馆长黄玲说:“深圳华强集团的方特主题乐园是一个全球旅游品牌,目前为止在全国建成并运营的有25个,年接待游客超过3500万人次,也能成为一张文化名片。”

  培育城市文化品牌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对标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深圳不仅要拥有文化品牌,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培育文化大师级人物等方面均要继续发力。

  “我个人认为,深圳缺的是大师级人物,大师级人物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存在非常重要,代表了城市的文化高度,也是城市文化的‘压舱石’。”尹昌龙说道。

  封昌红则认为,设计融入民生还存在很大的短板。“比如说在赫尔辛基,你能感受到设计无处不在,无论在商场还是机场都有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区域,在哥本哈根机场登机口也有专门为儿童设置的游乐专区,让乘客倍感温暖。”她认为,深圳城市植入的人性化设计还有待提升,“比如路灯、座椅、易于分类的垃圾桶等‘城市家具’,再比如医院里的服务设计、政府办事大厅里的服务设计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张岩则认为,深圳的文化设施分布不够均衡,原特区外文化设施偏少;街道、社区等基层图书馆存在多头管理、经费不够、人手不足等问题,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这些是“图书馆之城”建设中的短板,亟须突破。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曙成认为:“对文化企业而言,文化品牌最大的短板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千辛万苦创造出市场认可的文化创意产品及衍生品,经常被不法商家山寨复制,导致产品IP的附加值被稀释,文化品牌培育难以长期持续投入。”

  “深圳在保护利用历史建筑方面应该也要探索出一条路子来。深圳的旅游业以主题公园起家,但在挖掘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为旅游资源方面则做得远远不够。”黄玲说。

  跨界融合提高文化创新力

  面对优势和短板,深圳如何继续提高文化品牌的创新力?

  “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要务。”封昌红认为,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大高端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快深圳创意设计学院的建设,与国际知名设计学院合作办学。同时,她建议,深圳要在全国率先开启“设计从娃娃抓起”行动计划,像北欧那样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孩子审美。

  深圳市政协委员、市设计联合会副会长姜华认为,同样要“从娃娃抓起”的是传统文化传承。“让孩子们从小就置身在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里成长,从小就在心中埋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种子,让孩子们了解、热爱家园,这对深圳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姜华认为,跨界融合是提高文化创新力切实有效的好办法。“2014年10月,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宣告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跨行业联盟,联盟单位包括和设计、艺术相关的行业协会、学校、企业甚至是银行。这个联盟设立的初衷是集合不同行业、不同机构,通过跨界融合的做法集结各方优势,用新思维、新办法塑造新品牌。”

  作为实践者,华强文化在创新上有一定发言权。“我们认为,技术必须要有内容作为灵魂支撑,才能实现长远发展。”李曙成说,企业在借鉴创新的基础上要进行自我创新,再来就是融合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构建城市文化品牌体系上,同样要借鉴其他国际城市的经验。黄玲认为:“我们可以借鉴欧洲各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保护利用我们的客家围屋群和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可通过旅游线路设计、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给非遗文化传承留下平台空间等来构建深圳的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的建设不能只注重建设新的品牌,应该要注重品牌的持久性。”张岩提到,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在深圳图书馆开馆30周年座谈会上曾提出期待,希望深圳图书馆继续坚守文化高地,让图书馆成为青春永驻的“百年老馆”,“这也是我们面对原有品牌应有的态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实习生黄礼 )

深圳:品牌培育 跨界融合 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2018-12-20 12:40 来源:南方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