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包容:公共图书馆的新挑战

2018年11月14日 08: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智慧和包容对图书馆,特别是对公共图书馆而言是其存在的理由,更是图书馆的核心职能和使命。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图书馆始终守护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伴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图书馆的服务、业务以及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一直在与时俱进,今天智慧图书馆已经呼之欲出。而包容是现代公共图书馆必须坚守的价值观,因为公共图书馆就是一个体现社会包容的场所,是人类社会为保障每位公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自由和平等而设置的一个专门机构。我认为,仅仅让图书馆智慧化发展、包容性发展还不够,更重要、更伟大或者说更艰巨的是要使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

  今天的智慧时代,这一波的智慧化浪潮,让图书馆面对的是怎样的环境,需要人们一起来思考。自2016年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之后,全世界兴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AI)热潮,这是人工智能概念诞生60多年后的第三次浪潮。而实际上这一次的AI浪潮可以从2006年算起,因为那一年出现了多篇关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论文,就是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说,第三次的AI浪潮本质上是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引领的。在数据、计算能力以及算法这三驾马车的拉动下,AI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步,特别是面向特定领域的专用AI,由于应用需求的明确、领域知识积累的深厚,以及建模计算相对可行,因此在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单点突破,比如在某些领域已经出现局部的智能水平单项测试超越了人类的智能。

  说到这些,可以得到的结论至少有两个方面:首先,这一轮以人工智能再兴起为代表的新一代颠覆性技术的确即将带来一个智慧时代。这是信息化的一个新阶段,依然在人类信息化的进程中,只是这一次将从“互联网+”走向“AI+”,并将涉及诸多领域。所以我认为AI也一定可以为图书馆的发展赋能,使图书馆的业务、服务、管理等越来越智慧。

  在今天这个时代,科学家们说这还只是“弱人工智能”,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所谓的“弱人工智能”已经让图书馆有了基于ASRS的自动化立体书库、智能分拣系统、智能书架、自助借还系统、全文检索知识发现系统等。如果未来有“强人工智能”,那么总有一天图书馆将不再需要馆员做编目、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工作。在前智慧时代,图书馆所谓的知识管理其实还只是管理书籍,还没有管理到内容。而今天,即使是在“弱人工智能”的环境下,我们也已经看到了管理知识内容的希望。IBM的“项目辩论者”的人工智能最近刚刚战胜了人类。它之所以能够辩论,包括前一代的沃森能够在智力大赛中战胜人类,是其核心能力——对语义文本的理解水平在不断进步。所以对于内容文本的管理指日可待。

  人们已经看到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图情工作人员开展信息收集、内容分析、知识管理的前景,虽然今天还没有实现。而这些让我们得到第二个结论,就是AI的挑战。就图书馆而言,根据之前的一些分析,未来人工智能很可能会取代图书馆中的不少岗位、不少工作。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了365种职业被淘汰的概率,图书管理员以51.9%的概率排在第16位。

  判断一个职业是否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是从3个维度进行测量:行业所需要的社交智慧、所需要的创造力、所需要的感知和操作能力。如果一项工作包含以下三类技能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或许非常小: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人情练达的艺术;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创意和审美。从中可以看出,人们要和AI竞争,最重要的是创造力,而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提升?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图书馆可以为人类迎接这些挑战做更多的事情。过去图书馆一直在为提升人的阅读力、读写能力努力,现在可以继续为提升人的创造力做努力。

  我认为创造力可以通过三种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来完成:文化、科学和艺术。图书馆在这些方面大有可为。

  图书馆一直在致力于素养的培育,而如今图书馆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素养的理解。首先是文化素养,可以更广义、更深刻,从传统的读写能力进化到信息素养,甚至于在跨媒体时代创造的一个新的概念——全(跨)媒体读写能力(Transliteracy)。

  除了文化素养,还要培育人的创造力。在今天这个时代,培养科学素养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人们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因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让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明显,科学越来越复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学普及也就必须与时俱进,图书馆在此方面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此外还有艺术素养,更要引起重视和关注,因为它和创造力的关联十分密切。中国有句古话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实就是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要更加重视开展美育教育,主要是艺术普及教育,而这需要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全社会一起努力。

  智慧时代还有一项更严峻的挑战,就是包容性。关于包容性的理解,需要站得更高,图书馆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理解,要从全球化发展的高度去理解,更要从科技革命的高度去理解。在这三种维度观察下的基础上,图书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让图书馆更智慧,同时图书馆也要让人类更智慧;让图书馆更包容,同时图书馆也要让社会更包容。实践中,坚持包容性发展还有很大的挑战,从法律到道德,一线馆员会碰到很大的困难。在坚守这样的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如何把它转化为实践,是我们图书馆人共同的挑战。

  (作者陈超,系上海图书馆馆长,本文为其在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上的主旨报告,有删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智慧与包容:公共图书馆的新挑战

2018-11-14 08: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