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网络语言:莫让粗鄙的野草 荒芜了语言的田野

2018年03月02日 15:40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莫让粗鄙的野草, 荒芜了语言的田野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表达方式,其中不乏低俗、粗鄙的词汇。“妈蛋”“特么的”“逼格”“尼玛”……这些原本令人难以启齿的词汇,在网络时代却成了“时髦”。诚然,网络语言具有鲜活、生动的一面,赋予人们更大的表达自由,但粗鄙的语言降低了全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格调,与社会的文明进步背向而行。

  语言的粗鄙是一个自古而今、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尤其是民间口语、方言,一直有粗鄙现象。现在之所以呈现“粗鄙化”的风行趋势,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俞香顺认为,是世俗文化包括青年亚文化的崛起。“网络媒体、自媒体成为世俗文化、亚文化的平台,‘话语权’转移了,新词新语包括粗鄙词语借助媒介的力量很快弥散开来。”

  互联网世界所奉行的“世界扁平”原则,让原本属于边缘地带的一部分人可以在网络世界迅速崛起,打破原来被精英垄断的话语权。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易旭丹副教授把这种现象看作草根话语对精英话语的“造反”。“而原来的社会精英为了寻求互联网世界上的新突破,也纷纷站队草根,当反智不足以抹去自身原本的精英标签时,他们便也加入粗口族,用低成本的粗野言语自黑、黑人,从而完成自己的草根化。”

  同时,互联网世界的匿名性也加速了语言的粗鄙化流行。进入网络世界,在网络空间的社会交往中,不论性别与身份、职业与地位、精英与草根,大多数网民都有意无意将真实的自己隐藏在网名之后,这大大弱化了语言雅俗之分,让网络语言可以轻易跨过从通俗到粗俗的界限,并迅速流行起来。

  今天许多年轻人聊天时,似乎总有词儿不够用之感,于是他们就加重语气,比如“各种惨、各种不爽、各种累……”仿佛只要加了“各种”就能涵盖要表达的一切。语言的贫乏与粗鄙是相依相生的。因为贫乏,所以粗鄙;因为粗鄙,愈显贫乏。这与当下信息爆炸、语词获取的廉价与随意有关。就像低价倾销的商品一样,贫乏语言的流行与泛滥,导致那些优雅、富于内涵的语言反而失去了生存空间。

  这种语言改造是潜移默化却又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网络上的文字、信息无形中给思维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围墙,当你不由自主地切断了接受另一种表达方式和语言方式时,你就会习惯网络语言的简单、直接、诉诸感官的快感,你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封闭的循环圈,交互影响,结果就是同质强化。而当语言变得贫乏时,语言的粗鄙也就不远了。

  实事求是说,当下语言的粗鄙化还与一部分人逼仄的社会心态有关。所谓“一言不合就开撕”,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当下许多人的对话方式。在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杰教授看来,当人在现实中感受到恨意、被轻视却又无法消解、无所作为时,只好诉诸语言方面的恣肆宣泄与放纵,这是“尼玛”“你妹”“我靠”等粗词鄙语泛滥的社会心理基础。

  粗鄙的语言对社会的伤害,不仅在于冒犯他人,更在于使自己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低俗快感之中,进而让整体社会语言陷入低格调。因此,期盼诗意的语言走出秀场,走进民间,走进日常,首先就要从语言“扶贫”入手。易旭丹老师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节目的意义恰恰体现在,用高雅的语言影响普通人,让观众喜欢上美的语言、有诗意的语言,进而提升个人品质,乃至提高全民语言格调。

  如何修复社会的话语氛围?著名学者徐贲在《脏话有悖个人荣誉》中说,“不可能靠运动式‘反粗俗’或‘反粗鄙’来解决问题,制怒和不粗口可以从每个人自己做起。”因此,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格调高雅的兴趣爱好,对个人而言意味着感知世界的能力,意味着审美趣味,意味着生活品质,对民族而言,则是思想深刻的基础,是创意迸发的基础,也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徐 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评网络语言:莫让粗鄙的野草 荒芜了语言的田野

2018-03-02 15:40 来源:新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