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瑶之乡”勾画咸宁文化新坐标

2018年01月12日 10:02    来源: 湖北日报     张文龙

图为:通城拍打舞表演。(视界网 吴忠勇 摄)  

  1月8日,咸宁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透露:经考察论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上月底正式命名咸宁市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命名通城县为“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展示基地”,并在湖北科技学院建立“中国古瑶文化研究基地”。

  咸宁市文联主席李专称,这是该市继“中国嫦娥文化之乡”“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之乡”之后,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文化品牌,古瑶文化成为咸宁文化领域新坐标。

  古属“三苗之地”

  整齐的石墙、古朴的石井、破败的石屋、层叠的石梯田……漫步通城县药姑山(古称龙窖山),垒石遗存随处可见。“垒石文化与瑶族早期的千家峒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从事古瑶文化研究数10年的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万立煌说。2001年,中国(广西)瑶学会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药姑山召开瑶族专题研究会,确认药姑山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是全球40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

  鄂南深山为何成为古瑶民的聚集地?万立煌介绍,历史要追溯到三苗古国。据《战国策》《尚书》等典籍记载,尧舜禹时代,苗蛮首领对禅让不满,率族人建立三苗国,引发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的部落战争。根据史籍记载,咸宁古属“三苗之地”,而三苗是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祖先。一直到元代前,鄂南还是汉瑶杂居区,直到元末明初,瑶人逐渐南迁,甚至漂洋过海成为一个跨国民族。

  如今,咸宁已少有瑶族。但除了药姑山,还有崇阳县、通山县全域,咸安区大幕山、花纹山、担山,赤壁随阳山、羊楼洞等地均保留着大量石墙、石梯田、石窖、石墓等古瑶文化遗存。“古瑶文化不等同于瑶文化。”万立煌说,古瑶文化特指元明以前,长期生活在鄱阳湖、洞庭湖之间和幕阜山地区的三苗遗裔(蛮獠、夷蜓、莫瑶、山瑶等山民族群),其生活习俗与汉族融合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主要表现为瑶田汉耕、瑶茶汉采、瑶俗汉袭,与今天的瑶汉习俗有一定差异,可谓非瑶非汉、瑶汉杂糅。

  瑶俗汉袭之风

  除了垒石文化,苗瑶先民生活的痕迹,也通过歌舞、民俗等形式,在鄂南大地流传。

  2017年12月中旬,中国民协副主席程建军率专家团来咸宁考察古瑶文化。在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一场风格独特的民俗展演正在进行。通山神歌、赤壁脚盆鼓、赛锣赛亮之锣鼓乐、山歌对唱、舞蹈单龙戏虎、通城拍打舞……一个个鲜明民族特色的节目,引来专家们的阵阵掌声。

  唱通山神歌的方名柱老人已76岁。方老8岁跟父亲学唱神歌,从未间断。如今,他搜集整理出版了《通山神歌》等书籍。

  赛锣赛亮是通城县石南镇居民的传统习俗。每逢元宵节,村民们便组队参赛。比赛地点一般选在高山顶上,各队占踞一方,点燃篝火和油灯。各村各组、各族各姓、各队人马倾巢而出,总数1000多人,赛谁的锣鼓点子打得最响,谁的灯火最旺最亮。72岁的胡银宝说:“据祖辈相告,此习俗可追溯到明朝。我自小就参加赛锣赛亮,负责打铜锣,一打就是60多年。”

  当地还流传着众多民间神话、传说、医药(茶)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等,均与汉族习俗迥异。咸宁市民协主席定光平说,咸宁古文化总体上是在三苗文化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汉瑶杂居使得苗瑶先民的很多文化习俗,被汉人沿袭下来。在中国文化史上,烙上了独特的咸宁印记。

  传承保护之路

  散落在咸宁民间的古瑶文化,仿佛珍珠落玉盘,折射出三苗古国的神秘魅力。

  李专说,被命名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是对咸宁传承保护古瑶文化的莫大肯定。目前,该市成立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中国古瑶文化之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开展民俗文化旅游、组织系列文化赛事、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进行多媒体宣传等方式推广古瑶文化。

  瑶风舞蹈《拍打舞》早在1988年就获湖北民间歌舞电视大赛金奖,并赴欧洲访问演出,2007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获得全国少数民族艺术节金奖。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湖北省瑶文化之乡。当地拓宽进村公路和景区盘山公路,改造居民房屋,形成民俗一条街;还成立药姑山瑶族文化研究学会,建立内冲瑶族文化民俗馆,搜集古瑶文物1000多件。

  该市多次组织文物专家,对药姑山等重要瑶人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创作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千家峒祭》,编印多套画册等。“将来,我们还将举办古瑶文化艺术节、建盘王祭祀平台等。”李专信心满满。

  让古瑶文化绽放异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施爱东称,古瑶文化属山民文化,因为缺乏文字记载,只靠百姓生活习俗和口头叙述传承,需加大研究力度。中国民协副主席程建军表示,咸宁古瑶文化对研究民族史、民族迁徙史具有重要价值,未来研究要把视野放开,把文化研究融入到生产生活中,让更多的人知晓和传承历史风云里的古瑶文化。

  传承保护比命名更重要

  粗犷的歌声、狂野的舞姿、雄浑的锣鼓……来自鄂南大地的民俗表演,让人深深震撼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生命力。通山神歌,没有文字记载,人们仅靠口授相传,竟传唱1000多年。

  少有瑶民定居,却保留着大量古瑶文化遗存和民间习俗,这是中国悠久灿烂历史对鄂南文化的馈赠。如今,咸宁被命名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文化的薪火相传任重道远。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向柏松说,文化工作不能只重申报不重传承,仿佛只要申报成功,传承和保护就有了靠山。我们要把它看做一次激励,一个新的起点,把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百姓生活之中,让古瑶文化造福国家,造福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只有与普通百姓的文化生活紧密结合,走出更接地气的保护之路,才能让古瑶文化犹如璀璨星光,闪耀大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