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乐视影业的票房较去年增长72.5%
根据艺恩出据的2015年度中国电影产业报告称,2015年破亿影片总数为81部,其中国产片47部,进口片34部,破亿影片票房总和占年度总票房比例高达87%,剩余三百多部影片共同创造剩余13%的票房。
据猫眼电影数据,2016年破亿影片共84部,其中国产片43部,进口片41部,2016年破亿影片数量占全年上映的475部的17.7%,破亿影片的票房占全年票房的87%,与去年持平。
电影产业的二八定律受资本入侵影响不大。
其中,国产片于2015年时在国内总票房份额的占比达到了新高为62%,今年却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破亿的43部国产影片中,五大民营电影公司的影片数量占比达到49%,其中乐视占比19%,居第一位,光线、博纳居第二位。

业内专家表示,纵然在2016年,电影产业的赌性居多,但理性的职业经理人仍旧没忘记商业的本质——择优的投资回报率,今年的数据表明“是否过亿仍旧是电影是否赚钱的重要考核标准”,理论上,按照分账比例计算,1亿元票房的影片,制片、发行方能拿到43%,也就是4300万上下,只要总投资预算在这个范围内合理控制,那大部分影片应该是不赔的。
但现实却总有所出入,与金融产品一样,电影产业较高的回报率也代表较高的风险,过去五年间,五大民营公司依靠小中大成本的影片平衡整体的投资回报率,但直到2012年《泰囧》990%的投资回报率爆出,使得电影市场感性上将高投资回报率看成常态,,结果,由于中国电影产业工业化程度低,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波动性大,因此高风险产品在票补退潮、社交网络声量泛滥、好莱坞大片入侵的格局下纷纷失意。
电影产业是寡头市场,今年国产影片下滑的表象下,五大民营电影公司恐怕“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乐视影业的票房增长率为72.5%,全年共投资影片11部,过亿11部,过10亿影片目前1部,《高跟鞋先生》《睡在我上铺的兄弟》《28岁未成年》等几部新人导演的作品,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均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整体投资回报率居中等偏上。
专家表示,综合国内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高票房”的电影不一定等于“高投资回报率”,2017年,投资标的如果能够实现健康的现金流,合理控制ROI,未来,电影产业仍旧值得投资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