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经评论 > 正文
 
房地产如何成了“压榨机”?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2月27日 15:30
莫林浩
    房价成了“压榨机”。《经济参考报》12月26日披露:在整个房地产的建设、交易过程中,政府税、费收入占到了房地产价格的将近30%至40%左右。如果再加上土地费用,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的收入将近占到整个房地产价格的50%至80%。而在欧美国家,这一数据在20%左右。

    政府收入可以占到整个房地产价格的80%,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实际上,近年来房地产业的火爆,与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提供的数据,2001年到2003年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为9100亿元。在许多地方,土地收入已经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央出台了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后,不少地方官员会发出不一致的声音。

    房地产的火爆虽然让一些地方政府获利丰厚,但从全社会来看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本质上是政府与民争利,透支了老百姓未来数十年的消费能力。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与民争利的现象在与民生密不可分的垄断行业中广泛存在,这些年内需不振的原因正在于此。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改革,都陷入了与民争利的改革路径之中。以市场化、产业化名义推行的改革,实际上变成了政府推卸财政包袱的最好借口。很多本应由公共财政负担的支出,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以致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已经成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才突破1万亿元,今年就将达到3万亿。短短6年时间,财政收入增长了2倍,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国富民穷,这显然不是迈向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

    现在,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已经被政府认为是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就在于彻底改变这些年来形成的政府与民争利的改革路径,为人民提供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方面的社会保障,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