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长沙到洛杉矶明天也要直航了 国际航线要火拼

2016年01月21日 13:19   来源:航旅圈微信公号   陈姗姗

  去年国际远程航线市场的黑马海南航空,又要在新的一年开辟到美国的新航线了,这一次,海航选择的始发地是国内二线城市长沙。

  自2015年以来,随着出境游的爆发,签证政策的放宽,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作为连接全球重要桥梁的国内航空公司,开通国际远程航线的节奏是此起彼伏。

  根据“航旅圈”了解到的信息,去年各航空公司的远程航线收成不错,大多取得了盈利,而2016年对国际航线市场的运力投放仍会继续加码,竞争日益白热化。

  (二三线城市爆发)

  最近,国际著名钢琴家、联合国和平使者郎朗被海南航空聘为其国际航线代言人,在北京到长沙的一个航班上进行了天上的钢琴演奏,同时,海航也宣布本月21号将正式开通长沙=洛杉矶航线。

  长沙=洛杉矶航班由波音787梦想飞机执飞,每周一、四各一班,据海南航空长沙营业部经理邓勇介绍,目前,长沙=洛杉矶首班客座率已达到90%以上,年前航班客座均在90%以上,3月底前去程平均客座率76%,回程72%。

  “长沙是南中国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当地和周边的旅客到美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周边旅客从长沙飞往美国可以节省许多以往飞北京、上海中转和等待的时间。”海南航空副董事长牟伟刚透露,2015年,赴洛杉矶旅游的中国游客已达77.9万人次,航线客源以旅游为主,探亲、公商务客源为辅,预计这条航线开通后,客源地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周边省份,北京、华东、西北地区也有一定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国飞往洛杉矶的航线,主要由三大国有航空执飞,大多从京沪广等一线城市飞出,而为了吸引更多乘客,海航在开航初期的促销方式也是拼了:除了制定开航济舱往返最低1000元(不含税),公务舱最低9000元(不含税)的优惠价格,还规定选择空铁联运的乘客将享受经济舱报销最高600元,公务舱最高报销1400元,旅客如果搭乘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到长沙,再搭乘海航班机赴洛杉矶,海航会按最高600元的报销标准给予旅客补偿。

  如此大手笔,也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不无关系。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国内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都有开辟国际远程航线的积极性,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自然也少不了,一般每开一条新的国际远程航线,都会根据航班数量给予一定的补贴。

  这也使得航空公司开通二三线城市国际航线的积极性大增。根据中航信旗下的航指数最新的统计显示,2015年二三线城市国际航线旅客量增幅达41%,增幅远超一线城市18个百分点。

  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占比方面,过去一年二三线城市的份额也上升了3个百分点,正逐步抢占原本被一线城市独霸的国际航线市场。2015年往返旅客量TOP10的国际城市的市场增长点也多集中于二三线城市,除新加坡和受MERS影响的济州外,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增幅均是一线城市的数倍。其中,作为欧洲游首选,二三线城市往返巴黎的旅客量同比暴涨700%。

  (国际市场竞争白热化)

  当然,在海航今年的开航计划中,并不只有二三线城市,而是继续践行其“差异化”策略。

  海南航空国际业务总监李祥就透露,除了即将开通的长沙=洛杉矶航线外,海航今年还将开通北京=特拉维夫、北京=曼彻斯特等多条远程国际航线。

  目前,海航自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出发的航线多连接的是布鲁塞尔、西雅图、芝加哥等欧美非传统枢纽城市,而自国内二线城市出发的航线则多连接的是巴黎、罗马、洛杉矶等欧美一线门户。

  “2015年,海航国际与地区航线全年运力投放同比提升了37%,在北美航线上的运力投入同比大幅提升69%,在北美市场上的运力份额已达到6%;在欧洲航线上的运力投放同比提升41%,在欧洲市场上的运力份额达到4.2%。”牟伟刚透露,未来还将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继续拓展欧美等区域优质洲际航线,同时进入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其实,选择加码国际航线的不只有海航,整个2015年,国内市场波澜不惊,国际市场却迎来了井喷。除了陆续接收B787、B777-300ER、B747-8等新机型的四大航率先冲锋陷阵,厦航、山航、川航等中型航空公司也不甘落后,利用现有的窄体机型,全力开辟日韩、东南亚等国际中短程航线,甚至也开始使用波音787和空客330开辟到欧洲和澳洲的远程航线。

  进入2016年,这样的态势仍将持续。航指数的最新报告就显示,2016年中国民航在国际市场的运力投放增幅达34%。上半年国际航线景气指数将维持在125以上,春运期间有望达到9%的同比增长。不过,国际航线量价两极化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市场稳定性值得关注。

  “国际航空市场,尤其是洲际远程航线,不仅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更是中国航空公司实力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出境游爆发的这一波浪潮能否推动国内航空公司变成世界型的公司,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位行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航企虽然在运力扩张和机队硬件方面已经在缩小差距,但与国外航企相比,在市场营销和高端旅客尤其是国外客户的获得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责任编辑:闫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