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从有到无”和“从无到有”

2015年12月25日 11:26   来源:《大飞机》杂志   文/孟诚洁
  近来恰逢机缘,我在英国学习一月有余。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早已风光不再,但行走在伦敦古老的广场街巷,我时常会有一种时空交错之感,仿佛一下子被卷入了大历史的滚滚长河。

  参观格林尼治的皇家海军学院旧址,开阔的草坪上孩童嬉闹,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100多年前,6个留着辫子的中国人走进这里的一幕。严复、林永升??他们彼时并不知晓,自己的名字会被铭刻在历史之柱上。

  拜访摄政街上的中国驻英大使馆,三楼一个小隔间整旧如旧。1896年秋,孙中山先生被清廷密探诱捕后即关押于此。如果不是一位英国清洁工把中山先生写在名片上的信息传递出去,引发各界积极营救的话,中国的命运将被改写??

  最恢宏靓丽的舞台,莫过于英伦的天空了。只要天气晴好,湛蓝的天空便通透无垠,层层白云悬在半空中,让人百看不厌。最妙的是,只要身在伦敦,昂首环顾,便能看到6、7架飞机同在空中,这种肉眼化身雷达的感觉在国内是从未体验过的。

  近处,一架A380放下起落架,向着希思罗的方向,减速进场;远方,刚起飞的波音737正在抬头爬升;再一抬头,好几个小白点在不同的方向拖出长长的航迹??型号已经辨认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大型客机,它就不会是英国造。

  是的,这个曾经有德·哈维兰、休泼马林、霍克·西德利、维克斯·阿姆斯特朗等一批明星公司,曾经造出彗星、三叉戟、协和等名机的国度,如今已经无法独自造出一架大飞机了。

  搞清楚这一“从有到无”的过程,对于正在全力实现“从无到有”的我们来说,无疑有其价值。带着这个想法,我走进了博物馆,扎进了故纸堆,去追寻英国民机工业的发展历史,通过一个个片段与我国进行此消彼长的对照,结果颇让人感怀慨叹。

  人游在外,满眼西洋景,但留在心底的总是国情家事。英国民机工业的高开低走,飘零沉浮,对我们中国的大飞机事业有何启示?我个人总结了三点感受:

  其一,掌握先进的技术未必就能造出先进的产品。

  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航空技术处于探索和变革阶段。当时英国的航空工业掌握着动力、材料、结构、电子等全套核心技术,各家公司群星璀璨,百花齐放,很多领域都与美、苏并驾齐驱,处于全球最前沿。但英国此时早已不复“日不落帝国”的辉煌,随着国力的衰减,战略大幅收缩,政府无法支撑众多的机型开发计划,致使很多设计最终停留在图纸上。

  军用飞机领域,TSR.2攻击机等一系列先进的机型,于1964年被英国工党政府“击毁”在地面上,政府对航空工业的拨款也大幅削减。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削弱了各家飞机公司的实力,间接影响到了民用飞机的研发。“协和”飞机的技术方案最初由布里斯托尔公司提出,但它已经无力负担“协和”的研制投入了。

  其二,造出先进的产品未必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英国始终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敢于“吃螃蟹”的国家。从子爵、彗星到协和,屡屡开风气之先。在博物馆的介绍里,英国人也有颇多自得自傲之处,比如英国的客机总是比美国客机更豪华、更安静、更舒适,但为什么在市场竞争中最终落败呢?眼光不远、格局不大是致命因素。

  最典型的就是1962年、1963年接连推出的三叉戟、VC-10、BAC 111三款客机,虽各有侧重,但总体大同小异。三家公司为特定的航空公司、特定范围的航线量身定制,在本来就狭小的市场里大搞重复建设,导致美国公司充分运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挤占欧洲乃至世界民航市场。三款机型中,产量最大的BAC 111不过244架,VC-10只有区区54架,研制成本都难以收回。一款先进的机型终结一个老牌飞机制造公司的剧情,一次又一次上演。

  试想,如果能把五根手指捏成一个拳头,重点出击,那么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完全不同。

  随着一次次兼并重组,英国民机工业的精华最终凝聚到了英国航宇公司,随后把宝押在了与法国合作的“协和”飞机上。超音速飞行固然酷炫,但是高油耗、高噪声、高排放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占据高端市场的一隅。和天鹅般高傲的“协和”相比,波音747像只笨拙的肥鸭,但笑到最后的,却是后者。

  显而易见,大飞机要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必须立足大平台,瞄准大市场!

  其三,开放合作未必不是发展大飞机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果没有国际合作,“协和”不会诞生!如果没有国际合作,就没有空客今日之辉煌!

  然而,说起合作,国内常常会有一种“阴谋论”的质疑声音。麦道和AE100的例子摆在眼前,外国合作是假,剥夺我们的能力,浪费我们的时间是真!果然如此吗?我看未必。为了耽误中国的民机发展,让麦道被波音收购,老美的这盘棋下得未免也太大了?!

  国际合作,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恩赐。要和老外携手并肩,冲着一个目标奔,你是要有资本的。要么你掌握对方所不具备的关键技术,要么你手里有充足的资金、广大的市场。这些,当时我们都不具备。

  如今,不一样了!中国在民机领域已经掌握了一些先进技术,同时资金充盈、市场广阔。在谈判桌上,我们有底气。相反,潜在的合作对象却有明显的短板。这种情况下,在不影响自主型号的前提下,另走一条路,未必不能找到一条捷径。

  即便是自主型号的研制,我看也不用急于追求国产化率。自主设计、全球采购、自主集成是全球民机产业发展的成熟模式。英国如今的航空工业,就在全球产业布局中扮演了一连串“关键少数”的供应商角色。“红花”总需“绿叶”衬,对于“绿叶”来说,“红花”多了一朵,它的价值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

  国内总是有一种声音,集成创新只是搭积木,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宣传。你能当这个龙头,集各家之长,首先说明你身处在一个相对较好的政治格局和商业环境中,买得到,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本。另一方面,同样的零部件给你,“积木”搭得好不好,整机性能优不优,也是极考验功夫的。没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也很难玩得转。

  不是说国产化不重要。事实上,国家下决心发展大飞机,很重要的一个初衷就是要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提升,诸如动力、航电这些领域,要正视差距,才能一点点往前追赶。对于相关系统的研制单位来说,自然要有快马加鞭、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但飞机制造商则一定得有“悠着点”的定力,一切以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为重,确保型号取得商业成功是最重要的。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三点感受,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大飞机的竞争是大国间的游戏。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门槛只会越来越高。没有足够强壮的身板、足够深厚的内功,那是绝对玩不转的。只有国力迈上了足够高的台阶,方能水到渠成。

  临回国前,英国媒体都在密切关注习近平主席的访美行程。波音和中国商飞合作在中国建立737完工中心的消息,主要报纸都有报道。评论中,除了谈及波音、空客的激烈竞争之外,C919也被频频提及。

  是的,C919真的就要来了!

(责任编辑:丁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