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国航重庆杨洋乘务组护送车祸重伤旅客回京治疗

2015年05月28日 09:30   来源:民航资源网   毛竹 黄莹

  5月21日,国航杨洋乘务组执行CA4129,重庆到北京航班,因机上承运了一名担架旅客,乘务组从航前准备、到机上直接准备再到整个航程中的细微关注,让担架旅客感受到了来自国航重庆的贴心陪伴和温馨服务,乘务组的服务得到了担架旅客及其家属和机上其他旅客的一再表扬。

  不一样的航前准备会

  早上6:20,CA4129航前准备会。在乘务长杨洋例行的流程准备之后,他说:我们今天的航班有些特别,会有一位担架旅客需要运送回北京。接下来,他简单介绍了担架旅客的情况。原来受伤的旅客刘先生一人从北京来重庆开会,自驾车在高速路上行驶,为躲避突然出现的小动物而撞上高速隔离栏,导致颈椎以下脚踝以上多处爆裂性骨折,先由梁平医院急救随后转到万州中心医院,后转到重庆大坪医院手术,病情稳定现准备回京进行后续治疗。为做好担架旅客细微服务工作,他和乘务员一道认真做好了这方面的航前准备,特别是担架旅客机上使用氧气瓶和防颠簸的注意事项,他一再进行强调,同时他对机上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了预案布置和号位协助分工,整个乘务组已经对承运担架旅客做好了心理准备和服务准备。

  钻到担架下调节安全带长度,只为旅客更舒适

  上机后,乘务长杨洋立即让乘务员对各自区域的应急设备进行认真检查。根据相关规定,担架旅客必须放置在飞机最后一排,紧急情况时不得优先于其他旅客先行下机。考虑到伤者刚刚做过手术且穿着病人服较单薄,乘务长杨洋嘱咐乘务员为担架旅客铺垫毛毯,准备方便袋、矿泉水和纸杯。在乘务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机场升降救援车和急救车把担架旅客送到飞机下面,受伤旅客在3名家属陪伴下,由6名地面人员从救护车被抬出,再用医用救护板抬到升降车,从飞机尾部舱门抬进后客舱。整个进舱安置的环节并不顺利,由于旅客是脚部先进舱,必须调整方向后,才能安置到客舱的座位,这时,乘务组主动进行协助,和地面人员的配合协作非常默契,担架旅客被妥善的安置到指定的位子上。考虑到毛毯的厚度不够,把医院运送时使用的棉被留下来给旅客铺垫在座位上。但是安全带的长度一直不太合适,考虑到航班中可能会遇到颠簸,后舱乘务员黄莹主动钻到担架下面去调试安全带的长度,一直到旅客和家属觉得合适为止。黄莹还将姓名牌拿给旅客和家属确认:我叫黄莹,有需要请随时喊我,我会尽自己所能来帮助您。

  航班中的随叫随到和机组最轻柔的落地

  在整个航程中,乘务组除了进行正常的航班服务外,刘先生一直是他们关注和服务的重点。在航班起飞前,后舱乘务员主动告知伤者家属,飞机颠簸时的注意事项。杨洋乘务长指派后舱乘务员黄莹专门为担架旅客进行一对一的服务,黄莹也竭尽自己所能,为担架旅客送去了毛毯和枕头,让旅客躺的更舒适一些,还给陪护他的家属送去了大瓶水、纸杯、无纺布、面巾纸等,随时为担架旅客备用,并且在每一次飞机颠簸时都会走过去特意去提醒,并在整个航段中有意安慰和化解陪伴家属的焦虑心情。

  由于重庆出发前,担架旅客的家属已经联系好了北京的救护事宜,乘务组和机组要做的就是在航班中尽可能减少因颠簸造成的旅客不适。机长在航班落地时尽可能挑选最合适的角度和时机,北京落地时比平时要更加平稳舒缓。北京急救人员第一时间赶上飞机协助伤者下机,乘务组也再次给与了积极的协助和配合。

  当担架旅客刘先生的家属离开飞机前,一再对乘务组在航班中对刘先生的照顾和服务表示感谢。杨洋乘务组用细微和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其他旅客的点赞。

图:乘务组协助安放担架旅客

图:安置好的担架旅客

图:地面救护正在抬担架旅客进舱

(责任编辑:缪杰娴)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